京津冀三地开发区联动亮相津洽会 共绘协同发展新蓝图
京津冀经济圈
经济开发区
京津冀
所属地区:天津-河北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8日
2015年津洽会成为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发展的重要舞台,三地通过展览展示、圆桌会议和产业对接等系列活动,集中呈现了区域协同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与创新实践。活动期间,招商引资成果显著,为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一、京津冀开发区展览专区成津洽会焦点
津洽会首次设立的京津冀开发区联合展区,系统展示了三省市开发区的产业定位、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创新成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突出高端制造与科技创新,天津滨海新区聚焦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河北曹妃甸区则展现临港产业与绿色转型优势。展区通过沙盘模型、数字交互等技术手段,直观呈现了京津冀产业协同的空间布局与重点项目。
二、圆桌会议共商协同发展实施路径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背景下,三地主管部门召开专题圆桌会议。北京市重点阐释非首都功能疏解中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配套政策,天津市详解自贸试验区在跨境贸易、金融开放等领域服务京津冀的21项创新举措,河北省则介绍了开发区跨区域共建"飞地园区"的实践经验。会议达成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的共识,并发布《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发展行动宣言》。
三、产业对接促成跨区域项目合作
活动期间举办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专场对接会,促成16个跨区域合作项目签约。其中,北京中关村科技园与天津武清开发区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园,河北廊坊开发区引入北京企业建设的数字经济孵化基地项目投资额均超10亿元。三地开发区联合推出"政策服务包",为产业转移项目提供审批绿色通道和税收优惠等组合支持。
四、创新发展联盟构建长效协作平台
新成立的京津冀开发区创新发展联盟整合三地48个国家级开发区资源,将重点推进产业图谱共建、创新资源共享等六大工程。联盟同步启动数字化协同平台建设,未来可实现跨区域产业链数据实时对接,首批已有200余家企业入驻该平台。
此次津洽会系列活动标志着京津冀开发区协同进入实质操作阶段,三地通过制度创新打破行政壁垒,在产业规划、招商服务、数据共享等方面形成深度协作模式,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探索出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