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科研院所汇聚天津 14个高端产业项目签约落地
京津冀经济圈
京津冀
所属地区:天津-河北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8日
天津通过"百家院所走进天津"系列活动成功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吸引北京、河北、哈尔滨等地30余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参与对接。此次活动促成14个重点产业项目签约,涵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领域,进一步强化了区域协同创新格局。
一、国家级创新资源加速聚集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下,天津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此次活动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11家顶尖科研机构与当地企业达成合作,重点布局智能装备、高性能材料等前沿方向。天津滨海新区作为主要承载地,已形成包含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内的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为项目落地提供技术支撑。
二、重点领域合作取得突破
新签约项目呈现三大特征:一是航天领域聚焦卫星应用技术转化,二是生物医药板块强化创新药研发合作,三是海洋科技方向引入深海探测装备研制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带来的特种材料项目,填补了天津在极端环境材料领域的研发空白。
三、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建立"院所+园区+企业"的三方协作机制,推动签约项目快速产业化。首批落地的精密仪器制造项目已启动中试生产线建设,预计将带动上下游20余家企业协同发展。当地建立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为院企合作提供全周期服务保障。
四、区域协同效应持续释放
此次跨区域合作形成"北京研发-天津转化"的典型模式,河北省科研机构参与的环保装备项目,将依托天津港优势拓展国际市场。数据显示,天津现有国家级科研机构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超过300家,年技术合同成交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五、人才高地建设成效显现
随着7位两院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入驻,天津在高端装备等领域形成人才集聚效应。新落户的航空动力研究中心已组建百人研发团队,其中海外引进人才占比达35%。当地配套建设的人才公寓和实验平台,为创新项目提供硬件支持。
此次系列活动标志着京津冀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进入新阶段。通过院所资源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天津正加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基地,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