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产业协同再提速 正定新区等园区迎重大项目签约
京津冀经济圈
京津冀
所属地区:天津-河北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8日
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取得新突破,在石家庄举办的产业转移系列活动中,51个重点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涉及总投资超2900亿元。此次招商引资成果标志着三地产业升级转移专项规划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正定新区、张北云计算产业园等载体平台成为项目对接的重要支点。
一、专项规划引领产业协同新格局
工信部门牵头制定的京津冀产业升级转移专项规划,明确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引,重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跨区域布局。规划实施将有效破解三地产业结构同质化问题,通过差异化定位实现互补发展。曹妃甸区依托深水港优势承接临港工业,沧州渤海新区聚焦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承接体系。
二、重大项目聚焦高精尖领域
签约项目涵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其中正定新区引进的集成电路产业园项目,将构建从设计到封测的全产业链;张北云计算产业园区新增数据中心项目,进一步强化京津冀大数据枢纽地位。部分传统产业升级项目通过"互联网+"改造,实现生产流程智能化转型。
三、载体平台强化要素保障
为加速项目落地,三地共建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正定新区完善"标准地+承诺制"审批改革,曹妃甸区推出跨区域税收分成机制,沧州渤海新区建立专项产业引导基金。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加快建设,京津冀科技创新券实现互通互认,为产业转移提供全方位支撑。
四、长效机制深化区域合作
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定期组织企业赴重点园区考察。三地联合制定产业准入标准,建立环保、能耗等指标的统筹调配制度。通过共建跨区域产业联盟,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首批20家企业已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此次签约项目落地后,预计将带动京津冀地区形成三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相关园区通过产业链招商,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初步统计可新增就业岗位超五万个。产业协同正成为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