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重点保护1城3镇4村 激活历史文化赋能招商引资
所属地区:天津-蓟州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7日
为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天津依据《天津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明确将蓟州区县城、杨柳青镇、葛沽镇、独流镇及果香峪、西井峪、陈家口村、大神堂村列为重点保护对象。通过挖掘文化价值、优化保护措施,推动历史文脉传承与区域发展融合,为招商引资与文化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一、保护规划的战略意义与背景。天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与多元文化积淀。此次重点保护的1城3镇4村,涵盖古城、古镇、古村落三种类型,集中体现了天津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域文化特色。规划的出台旨在通过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避免历史风貌破坏,守护文化根脉,同时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支撑,促进文化保护与招商引资协同推进。
二、1城3镇4村的历史文化价值。蓟州区县城作为千年古县治所,留存有独乐寺、盘山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格局完整,是天津北部历史文化的核心载体。杨柳青镇以“杨柳青年画”和石家大院为代表,明清建筑风貌保存完好,民俗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北国小江南”。葛沽镇因漕运兴起,宝辇会、花会等传统民俗活动传承至今,古镇街巷与庙宇建筑见证了运河文化的繁荣。独流镇作为津西重要古镇,历史上为水陆交通要冲,保留有大量清代民居与商号建筑,传统小吃文化独具特色。果香峪、西井峪、陈家口村、大神堂村则分别以山地石筑民居、民俗生态、红色文化、海洋渔村文化为特色,是天津乡村历史文化的鲜活样本。
三、系统性保护措施的实施路径。天津在保护工作中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利用”原则,针对不同保护对象制定差异化措施。对蓟州区县城,重点保护古城墙遗址、传统街巷格局及独乐寺等重点文物,同步推进古城环境整治与基础设施提升。杨柳青镇聚焦年画文化传承,建设非遗展示基地,修缮石家大院等历史建筑,打造民俗文化体验街区。葛沽镇围绕漕运与民俗文化,修复天后宫、戏楼等历史建筑,整理宝辇会等非遗项目,推动民俗活动与旅游体验结合。独流镇重点保护古镇核心区清代民居群,挖掘传统商号文化,培育特色餐饮与手工艺品产业。村落保护方面,西井峪村修缮石头民居,发展乡村民宿与摄影基地;大神堂村保留渔村风貌,开发海洋文化体验项目,实现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联动。
四、文化保护与招商引资的协同发展。天津将历史文化保护与区域产业升级相结合,通过提升重点保护区域的文化吸引力,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在蓟州区县城,依托盘山、独乐寺等文旅资源,吸引文旅综合体、文化创意项目投资,打造京津冀文化旅游目的地。杨柳青镇以年画文化为IP,引入文化创意企业,开发年画衍生品、民俗体验产品,形成文化产业集群。葛沽镇结合漕运文化遗址,规划建设运河文化博物馆与非遗展演中心,吸引文化旅游与会展项目落地。各村落则通过保护传统风貌,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业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文化项目开发,实现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五、保护工作的成效与未来展望。目前,天津已启动重点保护区域的历史建筑修缮、风貌整治等工程,部分区域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非遗项目传承机制不断健全。未来,天津将持续深化保护规划实施,加强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展示,推动保护成果全民共享。通过文化赋能与产业融合,让1城3镇4村成为展示天津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为区域招商引资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实现历史文脉永续传承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