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创新服务机制破解社区活动空间难题 党建引领办实事提升群众获得感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天津-和平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4日
在深入推进招商引资与民生服务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和平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核心标尺。近年来,当地基层党组织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机制,聚焦新建社区居民活动中心资源短缺问题,创新协调模式,整合多方资源,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重构服务标准
和平区在规划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过程中,发现部分新建住宅区因历史规划不足,居民文化活动空间存在显著缺口。针对这一问题,区委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根本准则,建立动态需求清单。通过网格员走访、线上问卷等方式,累计收集居民关于活动场所的诉求建议,形成覆盖全区的民生项目数据库,为精准施策奠定基础。
二、跨部门协同破解资源整合难题
面对用地紧张的现实制约,和平区打破行政壁垒,成立由规划、住建、民政等多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组。一方面盘活辖区内存量资产,将闲置办公楼、物业用房等改造为多功能活动站;另一方面建立“社区共建联盟”,引导驻区单位开放内部场馆共享使用。2023年,通过协调区域内企事业单位,新增错时开放的文化活动场地,有效缓解了供需矛盾。
三、创新机制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在具体实践中,各街道党组织推行“党建+民生”双考核制度,将活动中心建设纳入党员干部绩效评价体系。南市街道首创“居民点单-党委派单-支部接单-群众评单”闭环管理模式,对项目选址、功能设置等关键环节开展民主评议。新兴街开发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场地预约、服务评价等全流程线上办理,运营效率提升显著。
四、长效运维保障服务品质提升
为确保设施可持续使用,和平区建立财政补贴与社会化运营结合机制。区级财政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用于设备维护,同时引入专业社会组织负责日常管理,开展书法、舞蹈等群众性活动。2024年第三方评估显示,改造后的活动中心使用率同比提高,居民对社区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持续攀升。
通过系统性创新,和平区不仅解决了物理空间短缺问题,更构建起党群联动的新型治理格局。这种以实际问题倒逼改革、用机制创新提升效能的实践,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目前,该模式已在养老服务、儿童托管等领域延伸应用,持续释放惠民利企的综合效应。

天津和平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和平区产业园区

天津和平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和平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