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坻区:锚定京津冀协同发展 打造协同创新桥头堡
京津冀经济圈
京津冀
所属地区:天津-宝坻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4日
地处京津冀几何中心的宝坻区,正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依托,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招商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力,全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一、区位优势奠定协同发展基石
宝坻区位于天津市北部,北接北京,东连唐山,西靠天津中心城区,处于京津冀三地“一小时交通圈”核心区域。境内京哈铁路、津蓟铁路、京唐城际铁路等轨道交通贯穿,唐廊高速、津蓟高速、京平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交织成网,形成了连接京、津、冀三地的立体交通枢纽。这一独特的区位条件,使宝坻区成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联动天津高端制造与服务业、辐射冀东地区的关键节点,为三地资源要素流动和产业协同提供了天然优势。近年来,宝坻区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支点”定位,持续强化与京冀两地在产业、交通、生态等领域的对接,逐步构建起“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协同高效”的发展格局。
二、第二产业聚焦高端制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围绕京津冀产业协同方向,宝坻区将第二产业发展重点锁定在先进制造业领域,聚焦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智能制造领域,宝坻区依托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平台,承接北京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引入一批从事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自动化控制系统研发生产的企业,形成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高端装备产业方面,重点发展航空航天配套设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节能环保装备等,与天津滨海新区、北京亦庄经开区等产业高地形成上下游联动。同时,宝坻区加快传统产业升级,通过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推动纺织、塑料制品等产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目前,一批来自北京、河北的高新技术企业已在宝坻落地投产,为区域工业经济注入新活力。
三、第三产业发力现代服务 激活区域发展动能
在第三产业发展中,宝坻区立足区位和交通优势,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数字经济、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同时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升级,构建“生产服务专业化、生活服务品质化”的服务业体系。现代物流领域,依托京唐城际铁路宝坻站、唐廊高速等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发展仓储配送、冷链物流、智慧物流,打造服务京津冀的区域物流中心。数字经济方面,加强与北京中关村、天津高新区的合作,建设大数据产业基地,吸引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企业入驻,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商务会展领域,利用京津冀人流、信息流交汇优势,举办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产业对接会等活动,打造区域性会展品牌,促进三地企业交流合作。此外,宝坻区还加快发展绿色金融、科技服务、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业,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链条服务支撑。
四、平台载体建设搭建协同发展桥梁
为提升产业承接能力,宝坻区加快各类产业平台和创新载体建设,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强磁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作为天津与北京中关村合作的重点项目,按照“北京研发、宝坻转化”模式,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已吸引一批中关村科技型企业落户。宝坻经济开发区聚焦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成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产业园区。此外,宝坻区还建设了一批众创空间、孵化器和中试基地,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京津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促进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这些平台载体的建设,为三地企业、人才、技术等要素集聚提供了优质空间,有效推动了区域资源共享和产业协同。
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区域联动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宝坻区持续推进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与京冀两地的互联互通水平。交通方面,京唐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营,使宝坻到北京城市副中心仅需15分钟,到唐山30分钟,进一步缩短了时空距离;唐廊高速天津段全线贯通后,实现了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快速连接,为物流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能源方面,推进跨区域电网、天然气管网建设,保障区域能源供应稳定。信息方面,加快5G基站、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实现与京津通信网络互联互通,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支撑。通过基础设施的协同建设,宝坻区正逐步构建起内畅外联、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六、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招商引资吸引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土壤”。宝坻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对标京冀先进地区,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在政策支持方面,出台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专项政策,在土地供应、税收优惠、人才引进、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降低企业落地和运营成本。建立京津冀协同服务机制,与北京通州、河北唐山等地开展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实现企业登记、项目审批等事项异地办理。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法治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一系列举措使宝坻区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吸引力持续增强,近年来已成功吸引多家来自京津的重点企业和项目签约落地。
七、生态与民生协同增进区域福祉
在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的同时,宝坻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领域协同,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相统一。生态方面,加强与京冀周边地区在潮白河、蓟运河流域治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和绿色发展,打造京津冀东部生态屏障。民生方面,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与北京、河北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展合作,引入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学校,与京津医院建立合作机制,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此外,推进交通一卡通、社保互通等便民措施,让三地居民共享协同发展成果。通过生态与民生领域的协同,宝坻区正逐步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打造宜居宜业的协同发展样板。
展望未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宝坻区将继续发挥区位、产业、平台等综合优势,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加强与京冀两地的协同合作,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新机遇,全力建设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力,全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一、区位优势奠定协同发展基石
宝坻区位于天津市北部,北接北京,东连唐山,西靠天津中心城区,处于京津冀三地“一小时交通圈”核心区域。境内京哈铁路、津蓟铁路、京唐城际铁路等轨道交通贯穿,唐廊高速、津蓟高速、京平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交织成网,形成了连接京、津、冀三地的立体交通枢纽。这一独特的区位条件,使宝坻区成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联动天津高端制造与服务业、辐射冀东地区的关键节点,为三地资源要素流动和产业协同提供了天然优势。近年来,宝坻区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支点”定位,持续强化与京冀两地在产业、交通、生态等领域的对接,逐步构建起“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协同高效”的发展格局。
二、第二产业聚焦高端制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围绕京津冀产业协同方向,宝坻区将第二产业发展重点锁定在先进制造业领域,聚焦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智能制造领域,宝坻区依托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平台,承接北京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引入一批从事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自动化控制系统研发生产的企业,形成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高端装备产业方面,重点发展航空航天配套设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节能环保装备等,与天津滨海新区、北京亦庄经开区等产业高地形成上下游联动。同时,宝坻区加快传统产业升级,通过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推动纺织、塑料制品等产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目前,一批来自北京、河北的高新技术企业已在宝坻落地投产,为区域工业经济注入新活力。
三、第三产业发力现代服务 激活区域发展动能
在第三产业发展中,宝坻区立足区位和交通优势,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数字经济、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同时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升级,构建“生产服务专业化、生活服务品质化”的服务业体系。现代物流领域,依托京唐城际铁路宝坻站、唐廊高速等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发展仓储配送、冷链物流、智慧物流,打造服务京津冀的区域物流中心。数字经济方面,加强与北京中关村、天津高新区的合作,建设大数据产业基地,吸引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企业入驻,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商务会展领域,利用京津冀人流、信息流交汇优势,举办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产业对接会等活动,打造区域性会展品牌,促进三地企业交流合作。此外,宝坻区还加快发展绿色金融、科技服务、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业,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链条服务支撑。
四、平台载体建设搭建协同发展桥梁
为提升产业承接能力,宝坻区加快各类产业平台和创新载体建设,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强磁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作为天津与北京中关村合作的重点项目,按照“北京研发、宝坻转化”模式,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已吸引一批中关村科技型企业落户。宝坻经济开发区聚焦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成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产业园区。此外,宝坻区还建设了一批众创空间、孵化器和中试基地,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京津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促进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这些平台载体的建设,为三地企业、人才、技术等要素集聚提供了优质空间,有效推动了区域资源共享和产业协同。
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区域联动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宝坻区持续推进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与京冀两地的互联互通水平。交通方面,京唐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营,使宝坻到北京城市副中心仅需15分钟,到唐山30分钟,进一步缩短了时空距离;唐廊高速天津段全线贯通后,实现了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快速连接,为物流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能源方面,推进跨区域电网、天然气管网建设,保障区域能源供应稳定。信息方面,加快5G基站、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实现与京津通信网络互联互通,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支撑。通过基础设施的协同建设,宝坻区正逐步构建起内畅外联、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六、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招商引资吸引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土壤”。宝坻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对标京冀先进地区,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在政策支持方面,出台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专项政策,在土地供应、税收优惠、人才引进、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降低企业落地和运营成本。建立京津冀协同服务机制,与北京通州、河北唐山等地开展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实现企业登记、项目审批等事项异地办理。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法治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一系列举措使宝坻区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吸引力持续增强,近年来已成功吸引多家来自京津的重点企业和项目签约落地。
七、生态与民生协同增进区域福祉
在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的同时,宝坻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领域协同,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相统一。生态方面,加强与京冀周边地区在潮白河、蓟运河流域治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和绿色发展,打造京津冀东部生态屏障。民生方面,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与北京、河北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展合作,引入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学校,与京津医院建立合作机制,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此外,推进交通一卡通、社保互通等便民措施,让三地居民共享协同发展成果。通过生态与民生领域的协同,宝坻区正逐步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打造宜居宜业的协同发展样板。
展望未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宝坻区将继续发挥区位、产业、平台等综合优势,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加强与京冀两地的协同合作,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新机遇,全力建设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天津宝坻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宝坻区携手知名企业共绘高铁经济新蓝图
2025-09-05
京津创新走廊引产业联盟聚焦宝坻新动能
2025-09-05
宝坻科创引擎加速京津冀现代化城市建设
2025-09-05
宝坻绿智引擎驱动京津冀生态产业新高地
2025-09-05
宝坻区多措并举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9-05
宝坻区一企一策赋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09-05
宝坻特色大葱丰收季助力招商引资新机遇
2025-09-05
国网天津宝坻公司走访企业推进电能替代与园区绿色发展
2025-09-04
口东工业区聚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总部经济与环保产业双轮驱动
2025-09-04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招商成果丰硕 16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宝坻
2025-09-04
京津中关科技城创新机制加速产城融合
2025-09-03
天津市精准施策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升级 技术赋能助力困难村增收
2025-09-03
天津宝坻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城乡规划】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局部修改宝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
2021-08-24
天津宝坻区产业园区
-
天津宝坻九园工业园
天津-宝坻区
-
天津宝坻节能环保工业区
天津-宝坻区
-
宝坻区大数据产业园区
天津-宝坻区
-
尔王庄镇大数据产业园区
天津-宝坻区
-
林亭口镇大数据产业园区
天津-宝坻区
-
牛道口镇大数据产业园区
天津-宝坻区
天津宝坻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宝坻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