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北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招商合作谱写融合发展新篇
农业
所属地区:天津-北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3日
近年来,天津市立足大都市近郊区域禀赋,以北辰区双街镇为载体,精心打造国家级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该示范区以融合创新为驱动力,深度整合生产、生态与生活功能,重点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农文旅结合方向,面向社会资本开展招商引资,旨在构建科技赋能、产业互联、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新高地,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样板。
一、核心优势与战略定位
天津市北辰区坐拥京津城市发展轴重要节点,交通网络辐射京津冀。示范区依托双街镇生态基底,确立“科技农业引领、产业链条融合、城乡协同共生”的发展主线,规划形成设施农业智造区、高值加工集群区、休闲农业体验区、技术中试推广区、循环农业展示区五大核心板块。空间布局上实现生产集约化、产业矩阵化、景观田园化三位一体,避免了传统功能区机械切割,形成有机联动的产业生态圈。
二、产业支撑体系深度构建
示范区以智能化设施农业为基座,通过引进先进环境控制系统、水肥一体化装备、植物工厂技术,实现草莓、番茄等高附加值作物周年化生产。在加工端重点打造中央厨房集群,推动净菜加工、预制菜研发、生物提取等产业升级,支持企业开发功能性食品、药食同源产品等新增长点。休闲农业板块突出运河文化脉络,规划科普研学基地、四季采摘园区、精品民宿聚落等多层次载体,建立“田园会客厅+文化IP”双轨引流模式。
三、政策创新形成独特引力
北辰区整合财政、土地、人才政策形成“黄金组合拳”:设立专项农业创新基金支持设备升级;推出集体建设用地弹性供地制度;创建“农科专家智库+职业农民培训”双支撑体系。特别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出能耗指标置换政策,对采用光伏农业、冷链节能技术给予运营补贴。行政审批实施“农业项目服务官”制度,压缩落地周期超40%,显著提升企业获得感。
四、基建配套打造发展强引擎
示范区已形成“三纵三横”路网体系,10分钟接驳高速路网。水电气管网全面升级,双路供电保障精密仪器运行;建成日处理3000吨的农产品加工专属污水处理站;布局5G基站实现农业物联网全域覆盖。投资2000万元建设共享实验室平台,配备成分检测、微生物检验等设备,解决中小企业研发痛点。冷链物流园配备多温区仓储系统,无缝衔接京津消费市场。
五、标杆项目引领产业升级
投产项目展现强劲带动效应:智能植物工厂采用“光伏+多层立体栽培”模式,单位面积产出达传统大棚8倍;生物科技企业成功从菊苣根中提取益生元,年消化万吨农产品原料;农文旅综合体引入沉浸式光影科技,打造“运河夜宴”特色IP,单季吸引游客15万人次。在建的农产品跨境电商园将设立保税冷链仓,打通“津农精品”出海通道,形成内外贸联动格局。
六、多元协作提升运营效能
示范区创新“政府+平台公司+合作社+创客”四维运营机制:政府主导基础设施与政策供给;国有农业投资平台负责资本运作;村级合作社统筹土地流转与劳动力组织;设立1500平方米创客空间孵化“农业+设计”“农业+电商”等跨界团队。建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机制,严格品质把控标准,通过统一营销提升溢价空间超30%。
北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立足京津城市消费升级需求,通过科技创新重塑产业链价值分配,以三产融合破解传统农业困局。随着系列重大项目梯次落地,该区域将持续释放发展势能,为北方都市现代农业提供全新范式,诚邀全球创新力量共建未来农业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