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打造国际航运新高地
综合保税区
所属地区:天津-河北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1日
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布局,《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以政策创新为引擎,推动东疆保税港区在船舶登记、航运税收、金融租赁等领域的先行先试,为区域招商引资注入新动能。这一方案不仅强化了天津港连接亚欧大陆桥的枢纽地位,更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制度性突破路径。
一、政策创新赋能核心功能区发展
方案明确以东疆保税港区为载体,试点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简化船舶注册流程,吸引国际航运企业集聚。在税收领域推出差异化优惠政策,包括汽车落地保税等创新举措,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航运金融与租赁业务试点则通过跨境融资便利化,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能级。
二、区位优势构建陆海联动格局
天津港至新疆阿拉山口的陆运通道仅3969公里,是沿海港口中距离最短的线路,与内蒙古二连浩特993公里的衔接进一步凸显多式联运优势。依托新亚欧大陆桥辐射中西部10省区、360万平方公里的经济腹地,天津正形成“港口+内陆”的双向开放体系,强化大宗商品集散功能。
三、差异化竞争破解发展瓶颈
面对青岛、大连等港口的产能扩张,天津通过政策红利实现错位竞争。相较于韩国釜山港,天津虽距国际主航道较远,但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整合钢铁、装备制造等产业需求,形成以大宗物资为特色的航运服务体系。西部大开发与东北振兴战略的叠加,进一步拓展了内陆货源市场。
四、自由贸易港区引领未来方向
东疆保税港区通过离岸金融试点,探索与国际接轨的航运结算体系。随着亚欧大陆桥沿线经贸合作深化,天津有望逐步升级为全港域自由贸易区,推动航运、贸易、金融三链融合,为北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开放型平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