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津南区
天津海河工业区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东南部,是天津市重点发展的市级工业园区之一。园区规划面积约18.8平方公里,紧邻海河下游工业带,依托海河黄金水道和区域交通枢纽优势,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 作为天津市"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产业载体,海河工业区以"生态型、集约化、高效
天津-津南区
天津八里台工业园区位于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镇,是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工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约4.8平方公里,地处天津市区与滨海新区之间的黄金走廊,毗邻津港公路、津晋高速等交通干线,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约30公里,距天津港约50公里,区位优势显著。 园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兼顾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经过多年建设,已形成集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载体,配套完善的水、电、气、热、通信等基础设施,建有标准化厂房和定制化载体,可满足不同企业需求。 作为津南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园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和政策支持,吸引众多优质企业入驻。目前集聚了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园区注重产城融合,周边配套商业、居住、教育等生活服务设施齐全,为企业和员工提供便利的工作生活环境。 天津八里台工业园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承载地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天津-津南区
天津津南经济开发区位于天津市东南部,是1992年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建立的市级开发区,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审核认定为省级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约71平方公里,分为东区、西区、北区(双港工业区)和拓展区,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 作为津南区经济发展主引擎,开发区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同时培育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区内聚集了高丘六和、丰铁汽车、久荣工业、光电安辰等2000余家企业,其中外资企业占比约30%,包括多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 园区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配套建设了标准化厂房、商务中心、人才公寓等设施。交通优势显著,毗邻海河教育园区,距滨海国际机场15公里,通过津晋高速、宁静高速等快速路网与天津港、天津自贸区紧密连接。 近年来,开发区持续推进产城融合,先后获得"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天津市绿色生态园区"等称号,202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单位土地产出强度位居全市前列,是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津南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
天津-西青区
天津中北工业园区位于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是西青区重要的产业聚集区之一。该园区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是天津市重点支持的工业园区之一。 园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毗邻京沪高速、津沧高速等主要干道,距离天津市区仅约15公里,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和天津港均在合理辐射范围内,便于企业物流运输和商务往来。园区规划科学,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齐全,建有标准化厂房、研发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等设施,为企业提供生产、办公、生活等一站式服务。 中北工业园区注重产业集聚与科技创新,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园区内聚集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包括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密切,推动产学研结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近年来,园区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政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产城融合,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产业园区。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中北工业园区已成为天津市西青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天津-东丽区
天津军粮城工业园区位于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街,是东丽区重要的产业承载平台之一。园区依托区位交通优势,毗邻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天津港及京津塘高速公路,形成了便捷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园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承接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同时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投资兴业。 园区规划科学,基础设施完善,具备"九通一平"的基础配套条件,为企业提供标准化厂房和定制化载体。近年来,园区围绕智能制造、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聚集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军粮城工业园区注重产城融合,周边生活服务配套齐全,能够满足企业员工的生活需求。 作为东丽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园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政策扶持、服务创新等措施,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未来,园区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产业集聚效应,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良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天津-静海区
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天津市静海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全国唯一以循环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经开区。园区前身为2001年成立的天津子牙环保产业园,2012年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规划面积约21平方公里。 园区以“静脉产业”为核心特色,聚焦废旧机电产品、废旧电子信息产品、报废汽车、废塑料橡胶等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构建了“回收—拆解—初加工—深加工—再制造”的完整循环经济产业链,是全国最大的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之一,被誉为“城市矿山”。区内聚集了TCL奥博、格林美等数百家循环经济企业,年处理各类再生资源能力超千万吨,资源循环利用率达98%以上,有效减少了原生资源开采和环境污染。 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园区先后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再制造)、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多项国家级称号。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循环经济“子牙模式”,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天津-东丽区
东丽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天津市东丽区核心区域,毗邻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和空港经济区,区位优势显著。园区规划面积约4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集聚现代服务业与科技研发功能,形成"先进制造+创新服务"的产业生态体系。 作为天津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园区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生创业园等创新载体,聚集了施耐德电气、电装电子、丰田合成等世界500强企业分支机构,以及航天精工、中核机械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构建"九通一平"基础设施体系和"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园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先后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等国家级称号。 近年来,东丽经开区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依托海河中游高端装备制造走廊建设,重点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技术应用,建设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生物医药加速器等专业平台。园区现有企业超2000家,其中外资企业占比约30%,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家,年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规模,成为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天津-北辰区
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天津市北辰区,是1992年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开发区,2013年3月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约60平方公里,是天津北部重要的产业聚集区和对外开放窗口。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北辰经开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形成了以天士力、长荣印刷、建科机械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园区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占比持续提升,创新能力突出。 区位优势显著,毗邻天津中心城区,距北京110公里,紧邻天津港、滨海国际机场和高铁站,京滨城际铁路、京津塘高速等交通干线贯穿全境,形成便捷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配套服务完善,建有标准化厂房、商务中心、人才公寓及完善的教育医疗设施,营商环境优越。 经过三十年发展,北辰经开区已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累计引进企业5000余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0余个,年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税收贡献位居天津市前列,先后获得"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开发区""天津市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持续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天津-西青区
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天津市西青区,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域。园区规划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集群,聚集了丰田汽车、三星通信、中芯国际、飞腾芯片等一批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 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家,研发投入强度达4.5%。配套建设了国际学校、三甲医院、商业综合体等设施,形成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 西青开发区交通优势显著,毗邻天津南站高铁枢纽,京沪、津晋等多条高速公路交汇,15分钟可达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近年来,园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站式"政务服务,营商环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经开区前列。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200亿美元,成为天津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前沿阵地。
天津-武清区
武清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天津市武清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约42平方公里,分为东区、西区和逸仙科学工业园等区域,形成“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武清开发区毗邻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距北京CBD约70公里,距天津港约71公里,周边拥有京津城际铁路、京沪高速、京津高速等多条交通干线,15分钟可达武清高铁站,区位交通优势显著。 园区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主导产业,聚集了丹佛斯、诺和诺德、阿里巴巴菜鸟网络、铁科轨道交通等一批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同时,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优势,建设了留学生创业园、创业总部基地等创新创业载体,拥有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服务平台。 经过30余年发展,武清开发区已成为武清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国家级开发区投资环境百强,先后获得“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等多项国家级称号,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天津-滨海新区
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东疆港区,毗邻天津港,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开放平台。作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疆综保区重点发展融资租赁、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等产业,是中国融资租赁业的主要聚集地之一,飞机、船舶、海工设备租赁业务占全国领先份额。 东疆综保区享有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在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投资开放等领域推出多项改革举措,包括“单一窗口”通关模式、融资租赁出口退税、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等制度创新。区内基础设施完善,拥有国际邮轮母港、保税仓库、冷链物流中心等配套设施,具备“境内关外”的政策功能,可开展保税加工、保税展示、跨境电子商务等业务。 依托天津港的枢纽地位,东疆综保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2022年货物吞吐量与进出口规模持续增长,成为服务京津冀及北方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园区通过政策创新与功能拓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众多跨国企业、央企和金融机构设立区域总部或业务平台,是中国北方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
天津-滨海新区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距天津市中心约40公里。2007年11月,两国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能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 生态城规划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其中1/3为盐碱荒地、1/3为废弃盐田、1/3为污染水面,选址凸显“在废弃地上建设生态新城”的挑战性。建设中严格遵循“能实行、能复制、能推广”原则,融合新加坡城市规划理念与中国国情,聚焦生态修复、绿色建筑、清洁能源、水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 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城率先制定绿色建筑100%标准,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超2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建成区绿地率超50%。区域内布局智慧科技、文化健康等主导产业,聚集了国家动漫园、生态科技园等载体,吸引腾讯、阿里云等企业入驻,形成产城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 经过十余年建设,生态城从盐碱荒滩蜕变为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常住人口超12万,成为国际合作共建生态城市的典范,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天津-滨海新区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天津高新区”,是1988年经天津市委、市政府批准建立,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华苑科技园、滨海科技园、南开科技园、武清科技园、北辰科技园、塘沽科技园六部分组成。其核心区域华苑科技园、滨海科技园位于天津市西南和东部,是天津经济发展的双子星座。 天津高新区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聚焦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和创新体系。区内拥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多块“国字号”招牌,是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作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天津高新区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不断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集聚了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端人才,成为天津市乃至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和创新驱动的重要引擎,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天津-滨海新区
天津港保税区位于天津港港区之内,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保税区,于1991年5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作为中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特殊经济区域之一,它集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于一体,享有“境内关外”的特殊政策。 该保税区依托天津港这一北方重要的综合性港口和对外贸易口岸,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区内设有多个功能分区,包括海港保税区、空港保税区和临港经济区等,形成了以国际贸易、现代物流、高端制造和科技研发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体系。 天津港保税区重点发展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集聚了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投资的项目,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区内还设有综合保税区,提供仓储、分拨、配送、加工、展示等一站式服务,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 作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港保税区不断深化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内外资企业入驻,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天津-滨海新区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TEDA),又称泰达,创立于1984年12月6日,是中国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位于天津市东丽区、滨海新区汉沽街与塘沽街之间。作为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享有沿海开放城市优惠政策、国家级开发区政策及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形成政策叠加优势。 泰达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汽车及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化工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同时培育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新兴领域。区内汇聚了丰田汽车、三星电子、诺和诺德、维斯塔斯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康希诺生物、凯莱英医药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经过四十余年发展,天津经开区已成为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先进制造业基地。2023年,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经开区前列。这里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越的营商环境和高效的服务体系,连续多年获评"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开发区"等称号。 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绿色园区,天津经开区正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泰达力量"。
天津-武清区
天津-武清区
天津-东丽区
天津-武清区
提交选址计划
需求分类
土地
厂房
仓库
写字楼
注册公司&税收优惠
商铺&品牌拓展
其他
意向区域
计划描述
企业名称
企业地区
注册资本
预计产值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