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贸区中心商务区招聘20人 服务管理机构加速成型
自贸区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4日
近日,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管委会启动招聘,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天津自贸区中心商务区服务大厅工作人员20人,叠加从相关单位抽调的人员,标志着自贸区服务管理机构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作为天津自贸试验区重要片区,中心商务区正以机构完善、项目推进为抓手,强化招商引资与改革创新,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一、招聘启幕:服务管理机构建设提速
此次招聘是天津自贸区中心商务区完善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服务大厅作为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的窗口,其人员配置直接关系到政务服务效率与营商环境优化。20个招聘岗位的设置,结合从相关单位抽调的专业力量,将推动服务管理机构从“雏形”向“实体化运作”转变,为自贸区政策落地、业务办理提供人员保障。这种“社会招聘+内部抽调”的模式,既引入新鲜血液激发活力,又依托现有经验确保工作连续性,体现了机构组建的系统性与实用性。
二、岗位定位:聚焦自贸区核心功能需求
招聘岗位聚焦服务大厅日常运转,涵盖业务咨询、材料受理、政策解读等关键环节。作为天津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商务区承担着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及科技创新等核心任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需具备跨领域知识储备,能精准对接企业在跨境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等方面的需求。此次招聘强调“专业素养与服务意识并重”,旨在打造一支既懂政策又善服务的复合型团队,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一体化的政务服务支持。
三、片区使命:打造改革创新与产业集聚高地
中心商务区作为天津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之一,其发展定位与国家战略紧密衔接。在金融领域,重点探索跨境人民币使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等改革举措;在贸易领域,推动商品贸易转型升级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支持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新业态;在科技创新方面,搭建产学研融合平台,吸引高新技术企业与人才集聚。服务管理机构的完善,将进一步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让企业更便捷地享受自贸区红利,助力中心商务区成为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和产业发展的“增长极”。
四、项目引擎:地标建筑助力区域能级提升
区域发展离不开重大项目支撑。近期,中钢天津响螺湾项目复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心商务区的地标性建筑,高度达358米。作为集商务办公、高端商业于一体的超高层建筑,中钢大厦不仅将提升区域城市形象,更将吸引金融、贸易、科技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项目复工与服务管理机构建设同步推进,体现了中心商务区“硬件+软件”双轮驱动的发展思路——通过地标项目完善城市功能,依托高效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共同增强对优质资源的吸引力。
五、机制创新:构建高效服务生态体系
服务大厅的设立是中心商务区推进“放管服”改革的缩影。未来,服务大厅将探索“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整合市场监管、税务、外汇等多部门业务,减少企业跑腿次数;同时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实现政策查询、业务办理、进度跟踪等全流程线上化。此外,针对自贸区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服务大厅还将建立“绿色通道”,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案,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这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机制,将进一步提升中心商务区的竞争力。
六、人才支撑:夯实自贸区发展智力基础
人才是自贸区发展的核心资源。此次招聘面向社会广纳贤才,体现了中心商务区对专业化人才的重视。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将直接参与自贸区政策的执行与落地,其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直接影响企业体验。为此,招聘过程中注重考察应聘者的政策理解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及外语水平等,后续还将通过系统培训,提升团队对自贸区改革创新政策的掌握程度。同时,中心商务区还在探索更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懂国际规则、熟悉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加入,为自贸区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七、招商引资:以服务优势吸引优质资源
招商引资是中心商务区的重点工作之一,而优质的政务服务是吸引企业入驻的关键。服务管理机构的完善,将让招商引资工作更具底气——企业从注册落地到日常运营,都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服务保障。例如,在跨境投资领域,服务大厅可协助企业快速办理备案手续;在贸易便利化方面,提供通关流程指导与政策解读;在金融创新领域,对接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融资方案。通过构建“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服务生态,中心商务区将进一步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项目和资金集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八、区域协同:融入天津自贸试验区发展大局
天津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各有定位、协同发展,中心商务区的服务管理机构建设将强化与其他片区的联动。例如,在金融创新方面,与东疆片区的融资租赁优势互补;在贸易便利化领域,与天津港片区的港口资源协同发力。服务大厅将作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节点,推动跨片区业务协同办理,形成“1+1+1>3”的整体效应。这种区域协同机制,不仅能提升天津自贸试验区的整体竞争力,也能为国家自贸区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九、未来展望: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随着服务管理机构的逐步完善、中钢大厦等重点项目的推进,中心商务区正加速向国际化、现代化的自贸片区迈进。未来,这里将形成以金融创新为引领、贸易便利化为支撑、科技创新为动力的产业发展格局,成为天津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服务大厅作为展示自贸区形象的窗口,将以“高效、透明、便捷”的服务理念,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体验,助力中心商务区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招聘启幕:服务管理机构建设提速
此次招聘是天津自贸区中心商务区完善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服务大厅作为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的窗口,其人员配置直接关系到政务服务效率与营商环境优化。20个招聘岗位的设置,结合从相关单位抽调的专业力量,将推动服务管理机构从“雏形”向“实体化运作”转变,为自贸区政策落地、业务办理提供人员保障。这种“社会招聘+内部抽调”的模式,既引入新鲜血液激发活力,又依托现有经验确保工作连续性,体现了机构组建的系统性与实用性。
二、岗位定位:聚焦自贸区核心功能需求
招聘岗位聚焦服务大厅日常运转,涵盖业务咨询、材料受理、政策解读等关键环节。作为天津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商务区承担着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及科技创新等核心任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需具备跨领域知识储备,能精准对接企业在跨境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等方面的需求。此次招聘强调“专业素养与服务意识并重”,旨在打造一支既懂政策又善服务的复合型团队,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一体化的政务服务支持。
三、片区使命:打造改革创新与产业集聚高地
中心商务区作为天津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之一,其发展定位与国家战略紧密衔接。在金融领域,重点探索跨境人民币使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等改革举措;在贸易领域,推动商品贸易转型升级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支持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新业态;在科技创新方面,搭建产学研融合平台,吸引高新技术企业与人才集聚。服务管理机构的完善,将进一步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让企业更便捷地享受自贸区红利,助力中心商务区成为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和产业发展的“增长极”。
四、项目引擎:地标建筑助力区域能级提升
区域发展离不开重大项目支撑。近期,中钢天津响螺湾项目复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心商务区的地标性建筑,高度达358米。作为集商务办公、高端商业于一体的超高层建筑,中钢大厦不仅将提升区域城市形象,更将吸引金融、贸易、科技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项目复工与服务管理机构建设同步推进,体现了中心商务区“硬件+软件”双轮驱动的发展思路——通过地标项目完善城市功能,依托高效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共同增强对优质资源的吸引力。
五、机制创新:构建高效服务生态体系
服务大厅的设立是中心商务区推进“放管服”改革的缩影。未来,服务大厅将探索“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整合市场监管、税务、外汇等多部门业务,减少企业跑腿次数;同时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实现政策查询、业务办理、进度跟踪等全流程线上化。此外,针对自贸区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服务大厅还将建立“绿色通道”,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案,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这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机制,将进一步提升中心商务区的竞争力。
六、人才支撑:夯实自贸区发展智力基础
人才是自贸区发展的核心资源。此次招聘面向社会广纳贤才,体现了中心商务区对专业化人才的重视。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将直接参与自贸区政策的执行与落地,其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直接影响企业体验。为此,招聘过程中注重考察应聘者的政策理解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及外语水平等,后续还将通过系统培训,提升团队对自贸区改革创新政策的掌握程度。同时,中心商务区还在探索更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懂国际规则、熟悉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加入,为自贸区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七、招商引资:以服务优势吸引优质资源
招商引资是中心商务区的重点工作之一,而优质的政务服务是吸引企业入驻的关键。服务管理机构的完善,将让招商引资工作更具底气——企业从注册落地到日常运营,都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服务保障。例如,在跨境投资领域,服务大厅可协助企业快速办理备案手续;在贸易便利化方面,提供通关流程指导与政策解读;在金融创新领域,对接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融资方案。通过构建“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服务生态,中心商务区将进一步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项目和资金集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八、区域协同:融入天津自贸试验区发展大局
天津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各有定位、协同发展,中心商务区的服务管理机构建设将强化与其他片区的联动。例如,在金融创新方面,与东疆片区的融资租赁优势互补;在贸易便利化领域,与天津港片区的港口资源协同发力。服务大厅将作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节点,推动跨片区业务协同办理,形成“1+1+1>3”的整体效应。这种区域协同机制,不仅能提升天津自贸试验区的整体竞争力,也能为国家自贸区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九、未来展望: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随着服务管理机构的逐步完善、中钢大厦等重点项目的推进,中心商务区正加速向国际化、现代化的自贸片区迈进。未来,这里将形成以金融创新为引领、贸易便利化为支撑、科技创新为动力的产业发展格局,成为天津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服务大厅作为展示自贸区形象的窗口,将以“高效、透明、便捷”的服务理念,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体验,助力中心商务区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津门构筑知识产权服务新高地 三大机构赋能滨海创新发展
2025-08-14
近200家北京企业扎根滨海新区 协同发展引擎持续增强
2025-08-14
京津冀海内外人才联动新纪元 滨海开发区招商引资增动能
2025-08-14
海河海事局四大举措赋能天津自贸区 提升现代化监管效能
2025-08-14
和平区与滨海新区携手共建文明城市 探索区域协作新路径
2025-08-14
融资租赁三十人论坛天津研究院揭牌 共建租赁创新示范区
2025-08-14
京企落子中新天津生态城 大数据孵化基地促京津资源融合
2025-08-14
汉沽公交456路新线开通强化城乡联系优化营商交通环境
2025-08-14
国美控股金融业务板块落户开发区 构建产融协同服务生态
2025-08-14
汉沽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260家科企专利成就获市级认证
2025-08-14
津澳经贸盛会共谱新章 滨海新区迎澳企深化多元产业合作
2025-08-14
东北亚和平发展论坛将启 滨海新区聚焦合作与招商引资
2025-08-14
天津滨海新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支持新型产业用地高效复合利用办法》的通知
2024-12-18
《滨海新区推进核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政策解读
2024-11-14
《滨海新区海河沿线及海岸带游船码头选点布局专项规划》政策解读
2024-11-14
市规划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等十一部门《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更新实施细则》的通知
2024-10-29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海新区海河沿线及海岸带游船码头选点布局专项规划的通知
2024-10-29
《天津市滨海新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2024-10-17
《滨海新区2024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政策解读
2024-10-17
《滨海新区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的若干意见》政策解读
2024-10-12
《滨海新区汽车以旧换新十项举措》政策解读
2024-10-12
天津市滨海新区质量强区建设纲要政策解读
2024-10-12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区
-
滨海新区湾亿科技企业孵化器
天津-滨海新区
-
泰达服务外包园
天津-滨海新区
-
泰达双创示范园
天津-滨海新区
-
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
天津-滨海新区
-
滨海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天津-滨海新区
-
于家堡金融区
天津-滨海新区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