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贸试验区启动内资租赁企业融资租赁试点确认工作
企业融资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3日
为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招商引资吸引力,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近日正式启动内资租赁企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试点确认工作。作为落实国家赋予自贸试验区改革任务的重要举措,此次试点确认工作由天津商务部门与税务部门联合推进,将进一步畅通内资租赁企业进入融资租赁市场的渠道,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政策背景:国家赋权与地方实践的深度衔接
融资租赁作为连接金融与实体经济的重要纽带,在促进装备升级、盘活存量资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前,商务部、税务总局联合下发文件,明确将注册在自贸试验区的内资租赁企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试点确认工作,委托给各自贸试验区所在的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级商务主管部门和国家税务局,旨在通过简政放权提升审批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天津作为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自贸试验区所在地,依托多年来在融资租赁领域积累的产业基础和政策经验,成为此次试点确认工作的重要实施区域。此次天津商务部门与税务部门联合启动相关工作,正是对国家政策的快速响应和具体落实,标志着天津自贸试验区在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二、试点确认的核心内容:规范流程与精准服务并重
为确保试点确认工作有序推进,天津商务部门与税务部门联合制定了明确的实施细则,重点围绕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和后续监管三个方面构建工作框架。在申请条件上,明确要求企业需注册在天津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具备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专业的从业人员队伍以及与业务规模相匹配的风险控制能力,从源头上保障试点企业的合规性和专业性。办理流程方面,采用“企业自主申请、部门联合审核、结果公示确认”的模式,通过简化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同时,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两部门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试点企业的业务开展情况、风险状况等进行动态监测,确保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三、企业发展新机遇:资质突破与业务拓展的双重利好
长期以来,内资租赁企业在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时面临资质审批层级较高、流程较长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空间。此次试点确认工作将审批权限下放至天津市级部门,大幅缩短了企业获取试点资质的时间成本,有助于内资租赁企业更快切入市场。获得试点资质后,企业可依法享受融资租赁业务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在融资渠道、业务范围等方面获得更多支持。例如,在飞机、船舶、大型成套设备等传统优势领域,内资租赁企业可凭借本地化服务优势,与外资租赁企业形成互补,进一步丰富区域融资租赁市场供给,为实体经济提供更精准的金融服务。
四、区域经济赋能: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的协同推进
天津自贸试验区启动内资租赁企业融资租赁试点确认工作,对提升区域招商引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优化营商环境,将吸引更多优质内资租赁企业在自贸试验区注册落户,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这些企业的入驻不仅能带来资金流和人才流,还将通过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带动装备制造、物流运输、医疗健康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同时,试点工作的推进将进一步完善天津自贸试验区的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区域金融开放水平,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天津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五、行业生态优化:内外资协同与市场活力的持续释放
天津自贸试验区在融资租赁领域已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外资租赁企业集聚效应显著。此次内资租赁企业试点确认工作的启动,将进一步完善“内外资并举”的市场格局,推动不同类型租赁企业在业务模式、风险管理、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内资企业凭借对国内市场的深刻理解和灵活的经营策略,与外资企业的国际化经验形成优势互补,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将加剧良性竞争,促使企业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最终惠及实体经济,推动融资租赁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六、风险防控体系:规范发展与创新探索的平衡把握
在推进试点确认工作的过程中,天津商务部门与税务部门始终将风险防控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建立健全试点企业准入标准,确保企业具备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合规经营意识;通过完善信息共享和动态监管机制,及时掌握企业业务开展情况,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和处置;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帮助企业理解监管要求,规范经营行为。这种“放管结合”的监管模式,既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空间,又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融资租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七、政策落地保障:部门协同与服务优化的坚实支撑
为确保试点确认工作有效落地,天津商务部门与税务部门建立了紧密的协同工作机制,通过定期会商、信息互通、联合培训等方式,形成工作合力。在服务企业方面,两部门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政策解读、办事指南等材料,为企业提供清晰的指引;设立咨询窗口和服务热线,及时解答企业疑问;对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协助解决申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和可及性,也体现了政府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的决心,为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八、未来发展展望:经验积累与改革深化的长远布局
天津自贸试验区启动内资租赁企业融资租赁试点确认工作,不仅是对当前政策的落实,更是对融资租赁领域改革的进一步探索。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天津将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流程,完善政策体系,力争在企业服务、风险防控、产业协同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未来,随着内资租赁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市场活力的持续释放,天津自贸试验区有望成为全国融资租赁行业创新发展的新高地,为国家金融开放创新贡献更多“天津经验”,助力区域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一、政策背景:国家赋权与地方实践的深度衔接
融资租赁作为连接金融与实体经济的重要纽带,在促进装备升级、盘活存量资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前,商务部、税务总局联合下发文件,明确将注册在自贸试验区的内资租赁企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试点确认工作,委托给各自贸试验区所在的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级商务主管部门和国家税务局,旨在通过简政放权提升审批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天津作为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自贸试验区所在地,依托多年来在融资租赁领域积累的产业基础和政策经验,成为此次试点确认工作的重要实施区域。此次天津商务部门与税务部门联合启动相关工作,正是对国家政策的快速响应和具体落实,标志着天津自贸试验区在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二、试点确认的核心内容:规范流程与精准服务并重
为确保试点确认工作有序推进,天津商务部门与税务部门联合制定了明确的实施细则,重点围绕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和后续监管三个方面构建工作框架。在申请条件上,明确要求企业需注册在天津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具备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专业的从业人员队伍以及与业务规模相匹配的风险控制能力,从源头上保障试点企业的合规性和专业性。办理流程方面,采用“企业自主申请、部门联合审核、结果公示确认”的模式,通过简化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同时,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两部门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试点企业的业务开展情况、风险状况等进行动态监测,确保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三、企业发展新机遇:资质突破与业务拓展的双重利好
长期以来,内资租赁企业在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时面临资质审批层级较高、流程较长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空间。此次试点确认工作将审批权限下放至天津市级部门,大幅缩短了企业获取试点资质的时间成本,有助于内资租赁企业更快切入市场。获得试点资质后,企业可依法享受融资租赁业务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在融资渠道、业务范围等方面获得更多支持。例如,在飞机、船舶、大型成套设备等传统优势领域,内资租赁企业可凭借本地化服务优势,与外资租赁企业形成互补,进一步丰富区域融资租赁市场供给,为实体经济提供更精准的金融服务。
四、区域经济赋能: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的协同推进
天津自贸试验区启动内资租赁企业融资租赁试点确认工作,对提升区域招商引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优化营商环境,将吸引更多优质内资租赁企业在自贸试验区注册落户,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这些企业的入驻不仅能带来资金流和人才流,还将通过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带动装备制造、物流运输、医疗健康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同时,试点工作的推进将进一步完善天津自贸试验区的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区域金融开放水平,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天津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五、行业生态优化:内外资协同与市场活力的持续释放
天津自贸试验区在融资租赁领域已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外资租赁企业集聚效应显著。此次内资租赁企业试点确认工作的启动,将进一步完善“内外资并举”的市场格局,推动不同类型租赁企业在业务模式、风险管理、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内资企业凭借对国内市场的深刻理解和灵活的经营策略,与外资企业的国际化经验形成优势互补,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将加剧良性竞争,促使企业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最终惠及实体经济,推动融资租赁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六、风险防控体系:规范发展与创新探索的平衡把握
在推进试点确认工作的过程中,天津商务部门与税务部门始终将风险防控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建立健全试点企业准入标准,确保企业具备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合规经营意识;通过完善信息共享和动态监管机制,及时掌握企业业务开展情况,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和处置;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帮助企业理解监管要求,规范经营行为。这种“放管结合”的监管模式,既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空间,又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融资租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七、政策落地保障:部门协同与服务优化的坚实支撑
为确保试点确认工作有效落地,天津商务部门与税务部门建立了紧密的协同工作机制,通过定期会商、信息互通、联合培训等方式,形成工作合力。在服务企业方面,两部门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政策解读、办事指南等材料,为企业提供清晰的指引;设立咨询窗口和服务热线,及时解答企业疑问;对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协助解决申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和可及性,也体现了政府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的决心,为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八、未来发展展望:经验积累与改革深化的长远布局
天津自贸试验区启动内资租赁企业融资租赁试点确认工作,不仅是对当前政策的落实,更是对融资租赁领域改革的进一步探索。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天津将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流程,完善政策体系,力争在企业服务、风险防控、产业协同等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未来,随着内资租赁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市场活力的持续释放,天津自贸试验区有望成为全国融资租赁行业创新发展的新高地,为国家金融开放创新贡献更多“天津经验”,助力区域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天津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津京协同谱新章 天津市红桥区首都招商推介展示发展热土
2025-08-14
津门动产融资解企业资金之渴 创新服务链盘活小微资产池
2025-08-14
津门构筑知识产权服务新高地 三大机构赋能滨海创新发展
2025-08-14
津门健康服务业创新路径擘画 产学研共论高质量发展动能
2025-08-14
津门双创引擎激发筑梦场 高校众创空间集群构筑人才高地
2025-08-14
津南开发区促惠上计划启动加速招商引资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2025-08-14
津南区举办社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研修班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2025-08-14
津南区优化营商环境 以融资服务赋能中小微企业招商引资
2025-08-14
津欧班列抵津带动区域招商引资 推动亚欧物流链协同发展
2025-08-14
京津冀以永定河潮白河为纽带打造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区
2025-08-14
京津科技谷以三大创新模式引领"互联网+"产业生态升级
2025-08-14
京津联动桥头堡建设提速 宝坻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谋突破
2025-08-14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07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