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临港国家海水淡化研发转化基地一期即将投用
技术研发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3日
天津临港经济区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迈出关键步伐,国家海水淡化研发转化基地一期即将建成投用。该基地的落地将显著提升区域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海水淡化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应用,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重要载体,助力临港打造国内领先的高端海洋产业聚集区。
一、基地建设的战略背景与时代意义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海水淡化作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和沿海开放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水资源和坚实的海洋产业基础,在海水淡化领域具有天然优势。临港经济区作为天津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依托国家科技兴海示范基地产业发展区的政策支持,布局建设国家海水淡化研发转化基地,既是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
二、基地的功能布局与核心发展定位
国家海水淡化研发转化基地一期聚焦“研发—转化—制造—服务”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规划建设了多个功能板块。研发板块包含高水平实验室、中试基地和技术创新平台,重点开展海水淡化膜材料、能量回收装置、高效预处理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转化板块搭建技术成果交易、知识产权服务、创业孵化等平台,推动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阶段快速过渡;制造板块布局海水淡化成套设备生产线,实现核心设备的国产化制造与集成;服务板块则提供人才培养、标准制定、检测认证等配套支撑,形成“研发有平台、转化有渠道、制造有能力、服务有保障”的产业生态体系。
三、三大产业平台的协同支撑作用
临港经济区围绕经济发展构建的三大产业平台,为国家海水淡化研发转化基地提供了全方位支撑。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临港产业经济区通过提升航运功能、优化保税物流与通关服务,打造港口工业一体化升级版,为基地设备运输、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提供高效物流保障;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承载区以“五个一”核心工作为抓手,包括建立合作机制、搭建创新平台、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开展合作试点、举办产业峰会,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欧洲工业4.0深度融合,为基地引入欧洲先进海水淡化技术和管理经验创造条件,同时启动的核心区西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中欧合作交流中心建设,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国家科技兴海示范基地产业发展区则聚焦高端海工装备、海水淡化成套设备研发转化、海洋信息服务等领域,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加速相关产业在临港聚集,与海水淡化研发转化基地形成产业联动效应。
四、推动产业升级与招商引资新突破
国家海水淡化研发转化基地一期的投用,将成为临港经济区招商引资的“强磁场”。基地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能够吸引国内外顶尖海水淡化研发机构、设备制造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成套设备、从技术服务到工程总包的完整产业链。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协作效率,还能促进技术交流与创新合作,推动区域海水淡化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同时,基地将与天津国际海工装备博览会等品牌活动联动,通过产品展示、技术研讨、项目对接等形式,提升临港在海水淡化和海工装备领域的产业影响力,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资本落地。
五、强化创新驱动与人才培育体系
基地坚持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将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发中心,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开展关键技术瓶颈攻关;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以技术入股、成果转让等方式参与产业化进程;加强与职业院校合作,定向培养海水淡化设备制造、运维等专业技能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此外,基地还将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提升在海水淡化领域的话语权,推动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六、助力区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海水淡化产业本身具有绿色低碳属性,基地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将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推广应用节能降耗技术,减少海水淡化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同时,海水淡化产生的浓盐水将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资源化利用,如提取盐化工产品、发展海水养殖等循环经济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基地的投用将有效缓解天津及周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为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提供稳定的淡水供给,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七、提升国际合作与产业竞争力
依托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等合作平台,国家海水淡化研发转化基地将积极融入全球海洋产业创新网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结合自主创新,提升我国海水淡化装备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海水淡化领域的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推动国产海水淡化设备和技术“走出去”;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和产业论坛,吸引全球顶尖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与,促进国际技术合作与产业资源共享,使临港成为国际海水淡化技术创新与产业合作的重要节点。
国家海水淡化研发转化基地一期的建成投用,是天津临港经济区在海洋科技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随着基地功能的逐步完善和产业生态的不断优化,必将推动区域海水淡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国家海洋强国建设和水资源安全保障贡献临港力量。
一、基地建设的战略背景与时代意义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海水淡化作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和沿海开放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水资源和坚实的海洋产业基础,在海水淡化领域具有天然优势。临港经济区作为天津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依托国家科技兴海示范基地产业发展区的政策支持,布局建设国家海水淡化研发转化基地,既是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
二、基地的功能布局与核心发展定位
国家海水淡化研发转化基地一期聚焦“研发—转化—制造—服务”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规划建设了多个功能板块。研发板块包含高水平实验室、中试基地和技术创新平台,重点开展海水淡化膜材料、能量回收装置、高效预处理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转化板块搭建技术成果交易、知识产权服务、创业孵化等平台,推动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阶段快速过渡;制造板块布局海水淡化成套设备生产线,实现核心设备的国产化制造与集成;服务板块则提供人才培养、标准制定、检测认证等配套支撑,形成“研发有平台、转化有渠道、制造有能力、服务有保障”的产业生态体系。
三、三大产业平台的协同支撑作用
临港经济区围绕经济发展构建的三大产业平台,为国家海水淡化研发转化基地提供了全方位支撑。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临港产业经济区通过提升航运功能、优化保税物流与通关服务,打造港口工业一体化升级版,为基地设备运输、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提供高效物流保障;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承载区以“五个一”核心工作为抓手,包括建立合作机制、搭建创新平台、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开展合作试点、举办产业峰会,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欧洲工业4.0深度融合,为基地引入欧洲先进海水淡化技术和管理经验创造条件,同时启动的核心区西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中欧合作交流中心建设,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国家科技兴海示范基地产业发展区则聚焦高端海工装备、海水淡化成套设备研发转化、海洋信息服务等领域,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加速相关产业在临港聚集,与海水淡化研发转化基地形成产业联动效应。
四、推动产业升级与招商引资新突破
国家海水淡化研发转化基地一期的投用,将成为临港经济区招商引资的“强磁场”。基地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能够吸引国内外顶尖海水淡化研发机构、设备制造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成套设备、从技术服务到工程总包的完整产业链。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协作效率,还能促进技术交流与创新合作,推动区域海水淡化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同时,基地将与天津国际海工装备博览会等品牌活动联动,通过产品展示、技术研讨、项目对接等形式,提升临港在海水淡化和海工装备领域的产业影响力,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资本落地。
五、强化创新驱动与人才培育体系
基地坚持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将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发中心,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开展关键技术瓶颈攻关;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以技术入股、成果转让等方式参与产业化进程;加强与职业院校合作,定向培养海水淡化设备制造、运维等专业技能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此外,基地还将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提升在海水淡化领域的话语权,推动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六、助力区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海水淡化产业本身具有绿色低碳属性,基地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将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推广应用节能降耗技术,减少海水淡化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同时,海水淡化产生的浓盐水将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资源化利用,如提取盐化工产品、发展海水养殖等循环经济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基地的投用将有效缓解天津及周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为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提供稳定的淡水供给,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七、提升国际合作与产业竞争力
依托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等合作平台,国家海水淡化研发转化基地将积极融入全球海洋产业创新网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结合自主创新,提升我国海水淡化装备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海水淡化领域的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推动国产海水淡化设备和技术“走出去”;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和产业论坛,吸引全球顶尖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与,促进国际技术合作与产业资源共享,使临港成为国际海水淡化技术创新与产业合作的重要节点。
国家海水淡化研发转化基地一期的建成投用,是天津临港经济区在海洋科技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随着基地功能的逐步完善和产业生态的不断优化,必将推动区域海水淡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国家海洋强国建设和水资源安全保障贡献临港力量。
天津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津京协同谱新章 天津市红桥区首都招商推介展示发展热土
2025-08-14
津门动产融资解企业资金之渴 创新服务链盘活小微资产池
2025-08-14
津门构筑知识产权服务新高地 三大机构赋能滨海创新发展
2025-08-14
津门健康服务业创新路径擘画 产学研共论高质量发展动能
2025-08-14
津门双创引擎激发筑梦场 高校众创空间集群构筑人才高地
2025-08-14
津南开发区促惠上计划启动加速招商引资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2025-08-14
津南区举办社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研修班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2025-08-14
津南区优化营商环境 以融资服务赋能中小微企业招商引资
2025-08-14
津欧班列抵津带动区域招商引资 推动亚欧物流链协同发展
2025-08-14
京津冀以永定河潮白河为纽带打造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区
2025-08-14
京津科技谷以三大创新模式引领"互联网+"产业生态升级
2025-08-14
京津联动桥头堡建设提速 宝坻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谋突破
2025-08-14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07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