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部署10大科技重大工程 1.5亿专项资金赋能创新发展
优惠政策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1日
天津近日启动实施10个科技重大专项与工程,安排1.5亿元专项经费,聚焦民生重大需求与产业升级方向,着力解决粗放发展带来的能源资源环境等问题,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招商引资与高质量发展。
一、专项设置紧扣民生与产业升级双重导向
此次启动的10个科技重大专项与工程,以智能制造为引领,涵盖新能源、环境保护、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围绕群众关切的空气治理、水质改善、医疗健康等民生问题,专项将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推动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能源消耗过大、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突出矛盾。同时,聚焦产业转型需求,通过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助力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强化国家战略衔接,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天津科委在专项规划中注重与科技部重大专项工作紧密衔接,将地方创新需求融入国家创新布局。通过上下联动机制,推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应用各环节协同发力。在新能源汽车、新药创制等已实施专项中,天津已与国家层面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创新网络,此次新启动的专项将进一步深化这种协同模式,提升创新链整体效能。
三、历年专项实施积累丰富经验与成果
自2012年起,天津科委每年组织实施10个科技重大专项与工程,已陆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农业科技帮扶、美丽天津等25个专项。这些专项累计支持数百个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项目,总投入超40亿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推动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整车制造的产业链;农业科技帮扶专项通过技术推广,助力农产品提质增效;美丽天津专项则在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此次新专项实施奠定了实践基础。
四、资金保障与管理机制创新提升使用效能
1.5亿元专项经费将重点投向技术研发、中试转化、平台建设等关键环节。为确保资金高效使用,天津科委建立科学的项目遴选与绩效评价机制,优先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同时,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投入,形成多元化资金支持体系,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
五、专项实施助力高质量发展与招商引资
科技创新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动力。此次10大专项的实施,将推动天津在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技术、高端医药等领域形成技术优势,吸引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地,促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例如,智能制造专项的技术突破可吸引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高端装备制造商入驻;环保技术成果转化则能带动绿色环保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创新引领产业、产业促进招商”的良性循环。
六、聚焦民生需求,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专项将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目标,在生物医药领域,持续推进新药创制、抗癌等技术研发,提升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在公共安全领域,加强应急技术与装备研发,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在现代农业领域,通过科技帮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群众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这些举措将直接推动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七、推动绿色转型,破解资源环境约束
针对粗放发展带来的能源资源环境问题,专项在新能源、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领域部署技术攻关。通过开发新能源利用技术、推广节能减排装备、构建循环经济模式,降低经济发展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污染物排放。美丽天津等既有专项的实施已在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方面积累经验,新专项将进一步深化这些领域的技术应用,助力天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八、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市场活力
专项实施过程中,注重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整合产学研资源开展协同攻关。通过项目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推动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转移转化,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良好生态。
九、完善创新平台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专项将支持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等。这些平台将为技术研发提供支撑,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平台建设,集聚高端创新人才与资源,提升天津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水平,为长期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十、加强成果转化,促进产业融合
为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专项强化成果转化环节,建立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快速通道。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开展成果转化合作,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将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技术、新产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十一、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
天津作为国家综合创新改革试验区,此次专项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通过与周边地区的创新资源联动,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跨区域流动,形成区域创新共同体。在新能源、环保等领域的技术成果,可辐射带动京津冀地区产业绿色转型,为国家战略实施提供科技支撑。
十二、优化创新生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专项实施过程中,天津将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完善科技政策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通过简化项目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科研单位和企业提供良好创新环境。同时,加强科技宣传与普及,提升全社会创新意识,形成崇尚创新、支持创新的浓厚氛围。
十三、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
农业科技帮扶等专项将持续发力,围绕粮食安全、特色农业发展等需求,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培育优良品种,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通过科技赋能,推动农业向智能化、精细化、绿色化转型,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十四、加强国际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在专项实施中,天津将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鼓励企业、科研机构与国际先进团队开展合作研发、技术交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水平,同时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走向国际,提升天津科技创新的国际影响力。
十五、保障项目落地,强化跟踪服务
为确保专项顺利实施,天津科委建立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加强对项目进展的动态管理,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定期评估、绩效反馈等方式,督促项目承担单位按计划推进,确保专项目标如期实现,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十六、展望未来发展,持续释放创新动能
此次10大科技重大专项与工程的启动,是天津推动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专项的深入实施,预计将在关键技术突破、产业结构升级、民生福祉改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能,助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一、专项设置紧扣民生与产业升级双重导向
此次启动的10个科技重大专项与工程,以智能制造为引领,涵盖新能源、环境保护、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围绕群众关切的空气治理、水质改善、医疗健康等民生问题,专项将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推动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能源消耗过大、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突出矛盾。同时,聚焦产业转型需求,通过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助力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强化国家战略衔接,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天津科委在专项规划中注重与科技部重大专项工作紧密衔接,将地方创新需求融入国家创新布局。通过上下联动机制,推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应用各环节协同发力。在新能源汽车、新药创制等已实施专项中,天津已与国家层面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创新网络,此次新启动的专项将进一步深化这种协同模式,提升创新链整体效能。
三、历年专项实施积累丰富经验与成果
自2012年起,天津科委每年组织实施10个科技重大专项与工程,已陆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农业科技帮扶、美丽天津等25个专项。这些专项累计支持数百个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项目,总投入超40亿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推动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到整车制造的产业链;农业科技帮扶专项通过技术推广,助力农产品提质增效;美丽天津专项则在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此次新专项实施奠定了实践基础。
四、资金保障与管理机制创新提升使用效能
1.5亿元专项经费将重点投向技术研发、中试转化、平台建设等关键环节。为确保资金高效使用,天津科委建立科学的项目遴选与绩效评价机制,优先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同时,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投入,形成多元化资金支持体系,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
五、专项实施助力高质量发展与招商引资
科技创新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动力。此次10大专项的实施,将推动天津在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技术、高端医药等领域形成技术优势,吸引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地,促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例如,智能制造专项的技术突破可吸引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高端装备制造商入驻;环保技术成果转化则能带动绿色环保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创新引领产业、产业促进招商”的良性循环。
六、聚焦民生需求,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专项将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目标,在生物医药领域,持续推进新药创制、抗癌等技术研发,提升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在公共安全领域,加强应急技术与装备研发,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在现代农业领域,通过科技帮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群众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这些举措将直接推动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七、推动绿色转型,破解资源环境约束
针对粗放发展带来的能源资源环境问题,专项在新能源、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领域部署技术攻关。通过开发新能源利用技术、推广节能减排装备、构建循环经济模式,降低经济发展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污染物排放。美丽天津等既有专项的实施已在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方面积累经验,新专项将进一步深化这些领域的技术应用,助力天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八、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市场活力
专项实施过程中,注重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整合产学研资源开展协同攻关。通过项目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推动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转移转化,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良好生态。
九、完善创新平台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专项将支持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等。这些平台将为技术研发提供支撑,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平台建设,集聚高端创新人才与资源,提升天津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水平,为长期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十、加强成果转化,促进产业融合
为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专项强化成果转化环节,建立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快速通道。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开展成果转化合作,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将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技术、新产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十一、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
天津作为国家综合创新改革试验区,此次专项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通过与周边地区的创新资源联动,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跨区域流动,形成区域创新共同体。在新能源、环保等领域的技术成果,可辐射带动京津冀地区产业绿色转型,为国家战略实施提供科技支撑。
十二、优化创新生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专项实施过程中,天津将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完善科技政策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通过简化项目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科研单位和企业提供良好创新环境。同时,加强科技宣传与普及,提升全社会创新意识,形成崇尚创新、支持创新的浓厚氛围。
十三、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
农业科技帮扶等专项将持续发力,围绕粮食安全、特色农业发展等需求,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培育优良品种,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通过科技赋能,推动农业向智能化、精细化、绿色化转型,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十四、加强国际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在专项实施中,天津将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鼓励企业、科研机构与国际先进团队开展合作研发、技术交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水平,同时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走向国际,提升天津科技创新的国际影响力。
十五、保障项目落地,强化跟踪服务
为确保专项顺利实施,天津科委建立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加强对项目进展的动态管理,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定期评估、绩效反馈等方式,督促项目承担单位按计划推进,确保专项目标如期实现,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十六、展望未来发展,持续释放创新动能
此次10大科技重大专项与工程的启动,是天津推动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专项的深入实施,预计将在关键技术突破、产业结构升级、民生福祉改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能,助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天津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首都经济圈规划深化自贸内容推动京津冀招商引资新高地发展
2025-08-12
首届天津现代农业博览会开幕 龙顺博览馆九大类产品引关注
2025-08-12
榕城出台建筑业新政提速行业升级 龙头与专精企业双向发力
2025-08-12
瑞典萨博汽车项目落地天津高新区 赋能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
2025-08-12
全国最大纤维界面处理技术产业化基地将在天津滨海新区投产
2025-08-12
生态城公屋二期破土动工 引入德国被动房技术引领绿色居住
2025-08-12
世界500强加速布局滨海新区 高端制造龙头项目集群发展
2025-08-12
海通证券研报:政策转向窗口开启 结构性改革成下半年主线
2025-08-12
唐山党政代表团赴滨海新区考察 共谋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路径
2025-08-12
天津北辰公证服务开创质量管理新纪元助力招商引资环境优化
2025-08-12
天津北辰经济开发区双街镇创业路优质厂房租赁招商平台介绍
2025-08-12
龙图节能铝型材项目落户滨海新区 打造绿色建材产业新高地
2025-08-12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07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