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基层医疗扩容 四年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覆盖全域

医疗医药产业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1日
滨海新区积极推进区域医疗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完善社区医疗设施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构建全域覆盖的卫生服务网络。当前,中新天津生态城一座新建基层医疗机构投入运营,多家同类机构正在加快建设。依照规划布局,该区域四年内将建成数十家标准化卫生服务中心。
一、生态城新建医疗机构示范落地
中新天津生态城近期落成一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选址于区域内核心生活服务圈层,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该机构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居民日常医疗需求与预防保健功能,配备基础诊疗、中医理疗、康复训练及妇幼保健等综合服务模块。作为区域基层医疗现代化试点,其空间布局借鉴绿色建筑标准,采用无障碍通道系统和智能化分诊流程,显著提升了服务可及性与环境舒适度。
二、多区域建设计划同步推进
除已投入使用的生态城机构外,该区重点推进多个居住板块的基层医疗建设。其中,四个不同方位的区域筹建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分别位于城区东部新建住宅群、北部产城融合示范区、传统工业区生活配套带及老城区改造单元。这些项目严格遵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规划日均接诊能力约三千至五千人次,建成后将形成十五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
三、分级诊疗制度深度落实
区域医疗规划明确将强化机构服务能力建设,重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制度覆盖九成常住人口。每个中心按标准配置全科诊疗单元、慢病管理团队及急诊处置能力,同时配备远程会诊终端连接三级医院。通过人才流动机制,建立副高级职称以上专家定期下沉坐诊制度,确保五十余种常见病诊治能力全面覆盖基层。
四、智慧化服务系统全面部署
新建机构均配置区域健康信息平台终端,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全区实时调阅。移动终端签约服务系统支持在线复诊、用药咨询及检验报告查询功能。在老年人口集中区域试点运行智能健康监测设备租赁站,提供动态血压、血糖等数据远程传输服务,形成预防性健康管理闭环。
五、标准化运行机制持续完善
全区执行统一质量管控体系,制定三十项社区诊疗服务标准化流程。药品供应实行全区统一目录管理,确保降压降糖等慢性病用药配备率达百分之百。医保报销系统实现诊间即时结算,特殊群体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定期开展服务质量第三方评估并向社会公示结果。
六、多元主体参与建设模式
探索建立公共部门与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在保证公益属性的前提下引入专业医疗管理团队运营。对新建项目实施建筑标准、设备配置、人员资质的"三统一"准入管理,严控建设质量。鼓励三级医院通过技术帮扶、科室共建等形式参与社区中心特色专科建设。
七、人才培育工程配套实施
启动基层全科医生三年培养计划,与高等医学院联合开展定向招生。建立"区级培训基地+三甲医院实践"的进阶培养模式,每年安排两百名在岗人员参加能力提升培训。完善职称晋升双通道机制,增设社区高级职称评定序列,薪酬体系向关键岗位和业务骨干倾斜。
八、全域健康网络协同发展
规划期末建成的基层医疗机构群将形成全域覆盖的三级健康服务网络终端。未来三年将继续增加急救点密度,在人员密集区布设自动体外除颤仪,每个中心组建应急救护小队。同步完善居家养老医疗支持体系,开展居家医疗护理服务项目,推动医疗服务向居民生活场景深度延伸。根据建设进度,全域基层医疗布局将在四年内全面达标。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区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