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打造京津协同创新高地 加速科技研发中心集群建设
技术研发
京津冀经济圈
产业集聚区
京津冀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1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滨海新区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核心,通过创新合作模式与强化招商引资,推动科技产业深度融合。2024年,新区将重点建设一批跨区域联合科技研发中心,构建“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体系,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体系
滨海新区聚焦京津资源联动,计划年内建成多个联合科技研发中心和国际技术转移基地,推动两地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形成技术攻关联合体。通过“科技研发+中试基地+产业化基地”模式,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同步推进10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和5家跨境孵化平台建设,为初创企业提供国际化发展通道。
二、强化关键技术攻关能力
围绕动力电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新区将支持研发机构与主导产业协同攻关,重点突破E级超算、合成生物技术等核心技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等国家级平台有望落地,进一步提升基础研发能力。此外,20家市级以上研发中心的筹建,将吸引更多高校院所参与技术转化。
三、培育科技企业梯队
2024年,滨海新区计划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家,推动1500家企业产值突破亿元,并培育360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设立专项基金,重点支持10家科技领军企业成长,形成“标杆引领、梯队跟进”的产业格局。科技企业孵育载体的扩容,将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四、完善人才服务机制
新区实施“蓝海工程”与“旗舰工程”,建设高端人才双创载体,开展三类“十大人才”评选。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市场预计完成150亿元技术合同登记,配套政策将强化人才评价体系与服务能力,吸引高端创新团队聚集。
滨海新区通过系统性布局,正成为京津冀创新要素交汇的核心枢纽。科技研发中心的集群化发展,不仅助力区域产业升级,也为全国协同创新提供了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