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家博士后工作站聚势滨海新区 人才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人才政策 高质量发展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0日
滨海新区持续深化人才引领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随着保税区两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揭牌,全区博士后工作站总数已达110家,主要分布在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这些工作站通过集聚高端智力资源,为区域招商引资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政策赋能构建引才强磁场。滨海新区围绕人才发展战略,出台系列支持政策,从工作站设立、科研经费、人才保障等方面提供全周期支持。通过简化申报流程、优化审批服务,降低企业建站门槛,鼓励重点产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政策激励+服务保障”的引才体系,吸引更多企业参与人才载体建设。
二、产业协同优化人才布局结构。博士后工作站布局与区域主导产业深度融合,覆盖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环保技术等重点领域。开发区聚焦智能制造与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多家汽车零部件、集成电路企业工作站;保税区依托港口与产业优势,在物流装备、环保技术等领域形成特色;高新区则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推动前沿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
三、产学研融合激活创新动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搭建起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桥梁,引导博士后研究人员围绕企业技术需求开展科研攻关。多家企业通过工作站与高校院所共建实验室,在核心材料研发、工艺优化、绿色生产等方面取得突破,部分技术成果成功转化为生产力,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这种“产学研用”协同模式,不仅加速了科技成果落地,也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创新活力。
四、人才集聚助推招商引资提质。高端人才的集聚效应显著提升了滨海新区的产业吸引力,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软实力”。工作站培养的博士后人才既为本地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也吸引外地优质企业因人才环境选择落户。通过“人才引项目、项目育人才”的良性循环,区域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集群效应持续增强,为滨海新区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长效机制保障工作站高质量运行。滨海新区建立工作站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开展绩效评估,对科研成果突出、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工作站给予表彰和政策倾斜。同时,完善博士后人才服务体系,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便利,解决人才后顾之忧,确保工作站引才留才用才的可持续性,推动博士后工作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区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