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聚力十大产业集群发展 构建5+5高端制造体系
产业集聚区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9日
为落实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部署,天津正系统推进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编制专项实施方案明确未来五年着力发展十大产业集群,构建“5+5”高端产业格局。通过强化招商引资、创新驱动与协同发展,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高地。
一、战略引领:锚定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定位
天津立足国家战略全局,将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围绕《中国制造2025》明确的重点领域,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一核两翼”功能定位,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升级方向,通过编制专项实施方案,系统规划未来五年产业发展路径,旨在形成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协同高效的先进制造体系。此举既是天津发挥港口城市优势、产业基础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服务京津冀产业协同、支撑全国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实践。
二、产业布局:十大集群构建“5+5”发展框架
根据实施方案,天津将重点培育十大产业集群,形成层次分明、优势互补的“5+5”高端产业格局。其中,石油化工、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现代石化等5个产业将瞄准五千亿元级规模,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和产业链整合;航空航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5个产业将着力打造千亿元级增长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十大产业集群涵盖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既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又面向未来产业趋势,形成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的发展态势。
三、重点领域:聚焦产业升级与新兴培育
在高端装备领域,天津将围绕智能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方向,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升大型成套设备集成能力,推动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转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核心领域,打造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建设国家级信息技术产业基地。航空航天产业依托现有飞机制造、火箭研制等龙头项目,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发展航空维修、卫星应用等配套产业,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将聚焦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制造、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技术,推动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新材料产业将重点发展高性能纤维、特种合金、先进复合材料等关键材料,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为高端装备、新能源等产业提供材料支撑。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将围绕创新药物研发、高端医疗器械制造,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新能源产业聚焦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技术等,推动新能源装备研发与应用示范,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装备、先进环保技术与装备、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培育节能环保服务新业态。现代石化和现代冶金产业则通过技术改造和绿色化转型,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实现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
四、实施路径:多维举措推动产业落地
为确保十大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实现,天津将从招商引资、创新驱动、园区承载、政策保障等多维度发力。在招商引资方面,突出产业链招商和精准招商,围绕十大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关键环节,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核心配套企业落户,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集群效应。同时,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增强产业集聚吸引力。
创新驱动方面,天津将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集聚,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园区承载方面,天津将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发挥经开区、高新区、临空经济区等重点园区的载体作用,明确各园区主导产业方向,推动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标准厂房、中试基地、物流中心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保障。通过园区专业化运营和管理,提升产业发展的集约化水平和整体竞争力。
政策保障方面,天津将出台针对性的产业扶持政策,在财税、金融、土地、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十大产业集群;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土地供应,保障产业项目用地需求。同时,加强部门协同,建立健全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形成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强大合力。
五、协同发展:融入京津冀产业发展大局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极,天津在发展十大产业集群过程中,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深化与京冀两地的产业协同。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吸引北京的科技研发机构、高端制造企业落户,推动科技成果在天津转化。加强与河北在原材料供应、零部件配套等方面的合作,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协作体系,提升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
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等领域,天津将与京冀协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通过共建产业创新联盟、共享科技创新资源、共推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京津冀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打造全国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典范。
六、未来展望:打造先进制造发展新标杆
通过未来五年的系统推进,天津十大产业集群有望形成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5+5”高端产业格局将初步构建。制造业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显著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幅增强。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功能定位将全面彰显,成为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引领者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天津将以十大产业集群发展为契机,加快实现从“制造”向“智造”“创造”转变,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建设制造强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将带动就业扩大、居民收入增加,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战略引领:锚定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定位
天津立足国家战略全局,将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围绕《中国制造2025》明确的重点领域,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一核两翼”功能定位,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升级方向,通过编制专项实施方案,系统规划未来五年产业发展路径,旨在形成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协同高效的先进制造体系。此举既是天津发挥港口城市优势、产业基础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服务京津冀产业协同、支撑全国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实践。
二、产业布局:十大集群构建“5+5”发展框架
根据实施方案,天津将重点培育十大产业集群,形成层次分明、优势互补的“5+5”高端产业格局。其中,石油化工、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现代石化等5个产业将瞄准五千亿元级规模,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和产业链整合;航空航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5个产业将着力打造千亿元级增长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十大产业集群涵盖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既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又面向未来产业趋势,形成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的发展态势。
三、重点领域:聚焦产业升级与新兴培育
在高端装备领域,天津将围绕智能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方向,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升大型成套设备集成能力,推动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转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核心领域,打造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建设国家级信息技术产业基地。航空航天产业依托现有飞机制造、火箭研制等龙头项目,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发展航空维修、卫星应用等配套产业,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将聚焦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制造、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技术,推动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新材料产业将重点发展高性能纤维、特种合金、先进复合材料等关键材料,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为高端装备、新能源等产业提供材料支撑。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将围绕创新药物研发、高端医疗器械制造,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新能源产业聚焦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技术等,推动新能源装备研发与应用示范,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装备、先进环保技术与装备、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培育节能环保服务新业态。现代石化和现代冶金产业则通过技术改造和绿色化转型,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实现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
四、实施路径:多维举措推动产业落地
为确保十大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实现,天津将从招商引资、创新驱动、园区承载、政策保障等多维度发力。在招商引资方面,突出产业链招商和精准招商,围绕十大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关键环节,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核心配套企业落户,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集群效应。同时,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增强产业集聚吸引力。
创新驱动方面,天津将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集聚,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园区承载方面,天津将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发挥经开区、高新区、临空经济区等重点园区的载体作用,明确各园区主导产业方向,推动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标准厂房、中试基地、物流中心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保障。通过园区专业化运营和管理,提升产业发展的集约化水平和整体竞争力。
政策保障方面,天津将出台针对性的产业扶持政策,在财税、金融、土地、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十大产业集群;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土地供应,保障产业项目用地需求。同时,加强部门协同,建立健全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形成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强大合力。
五、协同发展:融入京津冀产业发展大局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极,天津在发展十大产业集群过程中,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深化与京冀两地的产业协同。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吸引北京的科技研发机构、高端制造企业落户,推动科技成果在天津转化。加强与河北在原材料供应、零部件配套等方面的合作,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协作体系,提升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
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等领域,天津将与京冀协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通过共建产业创新联盟、共享科技创新资源、共推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京津冀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打造全国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典范。
六、未来展望:打造先进制造发展新标杆
通过未来五年的系统推进,天津十大产业集群有望形成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5+5”高端产业格局将初步构建。制造业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显著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幅增强。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功能定位将全面彰显,成为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引领者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天津将以十大产业集群发展为契机,加快实现从“制造”向“智造”“创造”转变,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建设制造强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将带动就业扩大、居民收入增加,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天津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层代表团赴泰达考察助推滨海新区招商新动能
2025-08-10
中国北方国际自行车电动车展天津启幕 赋能产业升级与招商引资
2025-08-10
中铁建房地产集团赴天津河北区深化战略合作 共促产城融合发展
2025-08-10
中新天津生态城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新兴产业聚集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5-08-10
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心渔港升级综合港口 打造北方滨海旅游新地标
2025-08-10
天津空港经济区:航空全产业链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2025-08-10
台湾媒体人访津:见证高质量发展与两岸交流深化
2025-08-10
天津北辰区清洁生产执法检查:以法治促绿色转型与招商引资协同
2025-08-10
天津滨海(津南)创意中心:打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招商新平台
2025-08-10
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二十一园”构建创新发展新格局
2025-08-10
天津临港经济区:完善政策服务体系 赋能高端装备企业创新发展
2025-08-10
天津南奥体精武镇崛起:产城融合新标杆与700万平米土地蓝图
2025-08-10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07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