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产业高地开年引资突破270亿元 新质生产力聚集效应凸显
产业集聚区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6日
开年以来,滨海新区核心经济功能区招商引资实现“开门红”。统计显示,该区域仅用两个月时间便成功引进近20个重大产业项目,签约总额达270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占全市比重超三成,新增内资市场主体与资本注入同步攀升。尤为显著的是,落户项目呈现出“龙头引领、梯队协同、创新驱动”的立体化格局,为区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了关键基石。
一、重大项目构筑产业脊梁
头部企业战略布局持续加码,有力牵引区域能级跃升。整车制造龙头企业在华北基地投入超百亿元资金,将引入柔性化智能生产线,推动传统汽车制造向新能源方向转型;另一国际汽车品牌新产线项目同步落地55亿元投资,聚焦高端车型研发制造。此类项目的密集进驻,标志着该区域作为京津冀高端装备制造核心枢纽的地位进一步强化。产业链上游的零部件配套企业新增十余家,形成从研发到总装的完整生态链。
二、新质生产力集群加速成型
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关键材料领域,三环乐喜新增5亿元建设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填补国内高性能磁体技术空白;智能农机装备企业投入4.5亿元打造数字农业设备生产基地;玉田元创投入3亿元研发智能包装生产线,其柔性印刷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金融科技龙头设立的互联网资产交易平台投资超亿元,赋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多个科技创新项目同期签约,创新浓度显著提升。
三、营商环境释放磁吸效应
政策体系的持续优化转化为强劲引资动能。“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实现项目落地平均提速40%,定制化政策包覆盖用地审批、人才引进等关键环节。外资引入的突破性进展凸显国际资本信心,目前已有欧洲工业机器人巨头、日系精密仪器制造商等外资项目进入实质建设阶段。内资企业注册量同比增幅达35%,其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提升至四成,形成内外资协同并进的良好局面。
四、竣工项目赋能产业升级
项目加速转化释放现实生产力。中石化国家战略储备基地完成28亿元投资并投产运营,显著增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豪晟公司高端精密模具项目竣工达产,突破汽车轻量化零部件技术瓶颈;另有智能芯片测试封装、生物医药研发中心等4个重点项目相继投产,新增年产值预计突破80亿元。这些项目的投产直接带动区域内12家配套企业技术升级,形成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格局。
五、区域战略牵引高质量发展
滨海新区依托自贸试验区与保税港区双政策叠加优势,重点打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引入20家科研机构,形成“基础研发-中试-产业化”创新闭环。最新启动的国际产业合作园已吸引7个跨国研发中心入驻,核心区土地集约利用率较去年提升18个百分点。区域经济结构呈现制造业占比优化、服务业能级提升、数字经济增速领跑的新特征。
六、绿色转型注入发展新动能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零碳产业园建设全面提速。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在新建厂区普及率达90%,首支绿色产业基金完成50亿元募资。某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即将启动建设,预计形成百亿级氢能产业链。环保领域表现尤为亮眼,资源循环利用企业注册资本同比增长210%,区域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7%,绿色发展指数保持全国前列。
开年经济数据充分印证,滨海新区正在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战略高地。通过精准把握全球产业变革趋势,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该区域已形成重大项目“招引—落地—投产”的良性循环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一、重大项目构筑产业脊梁
头部企业战略布局持续加码,有力牵引区域能级跃升。整车制造龙头企业在华北基地投入超百亿元资金,将引入柔性化智能生产线,推动传统汽车制造向新能源方向转型;另一国际汽车品牌新产线项目同步落地55亿元投资,聚焦高端车型研发制造。此类项目的密集进驻,标志着该区域作为京津冀高端装备制造核心枢纽的地位进一步强化。产业链上游的零部件配套企业新增十余家,形成从研发到总装的完整生态链。
二、新质生产力集群加速成型
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关键材料领域,三环乐喜新增5亿元建设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填补国内高性能磁体技术空白;智能农机装备企业投入4.5亿元打造数字农业设备生产基地;玉田元创投入3亿元研发智能包装生产线,其柔性印刷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金融科技龙头设立的互联网资产交易平台投资超亿元,赋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多个科技创新项目同期签约,创新浓度显著提升。
三、营商环境释放磁吸效应
政策体系的持续优化转化为强劲引资动能。“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实现项目落地平均提速40%,定制化政策包覆盖用地审批、人才引进等关键环节。外资引入的突破性进展凸显国际资本信心,目前已有欧洲工业机器人巨头、日系精密仪器制造商等外资项目进入实质建设阶段。内资企业注册量同比增幅达35%,其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提升至四成,形成内外资协同并进的良好局面。
四、竣工项目赋能产业升级
项目加速转化释放现实生产力。中石化国家战略储备基地完成28亿元投资并投产运营,显著增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豪晟公司高端精密模具项目竣工达产,突破汽车轻量化零部件技术瓶颈;另有智能芯片测试封装、生物医药研发中心等4个重点项目相继投产,新增年产值预计突破80亿元。这些项目的投产直接带动区域内12家配套企业技术升级,形成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格局。
五、区域战略牵引高质量发展
滨海新区依托自贸试验区与保税港区双政策叠加优势,重点打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引入20家科研机构,形成“基础研发-中试-产业化”创新闭环。最新启动的国际产业合作园已吸引7个跨国研发中心入驻,核心区土地集约利用率较去年提升18个百分点。区域经济结构呈现制造业占比优化、服务业能级提升、数字经济增速领跑的新特征。
六、绿色转型注入发展新动能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零碳产业园建设全面提速。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在新建厂区普及率达90%,首支绿色产业基金完成50亿元募资。某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即将启动建设,预计形成百亿级氢能产业链。环保领域表现尤为亮眼,资源循环利用企业注册资本同比增长210%,区域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7%,绿色发展指数保持全国前列。
开年经济数据充分印证,滨海新区正在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战略高地。通过精准把握全球产业变革趋势,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该区域已形成重大项目“招引—落地—投产”的良性循环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滨海新区417家研发中心构筑创新高地 招商与创新生态共促高质量发展
2025-08-06
滨海新区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以"五字方针"推进繁荣宜居智慧城市建设
2025-08-06
中新天津生态城携手清华大学共建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 打造京津冀创新高地
2025-08-06
天津滨海中关村打造科创金融生态高地 8分钟路演促成技术资本精准对接
2025-08-06
滨海新区2024年前三季度商标注册量增长显著 招商与品牌建设双提升
2025-08-06
天津中央大道海河隧道35千伏变电站成功送电 夯实滨海新区交通能源基础
2025-08-06
天津滨海新区空港经济区迎来飞安航空训练项目 打造北方综合航空培训基地
2025-08-06
天津滨海新区探索服务业供给侧改革新路径:"三增一调一降"激活发展动能
2025-08-06
【滨海新区招商】东疆海事金融项目集群落地 产业链生态加速完善
2025-07-31
【滨海新区招商】滨海新区三家企业获质量管理创新荣誉表彰
2025-07-31
【滨海新区招商】中新天津生态城在京设立服务窗口助力京津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2025-07-30
【滨海新区招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注册企业破两千 创新生态引优质项目集聚
2025-07-30
天津滨海新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支持新型产业用地高效复合利用办法》的通知
2024-12-18
《滨海新区推进核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政策解读
2024-11-14
《滨海新区海河沿线及海岸带游船码头选点布局专项规划》政策解读
2024-11-14
市规划资源局滨海新区分局等十一部门《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更新实施细则》的通知
2024-10-29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滨海新区海河沿线及海岸带游船码头选点布局专项规划的通知
2024-10-29
《天津市滨海新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2024-10-17
《滨海新区2024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政策解读
2024-10-17
《滨海新区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的若干意见》政策解读
2024-10-12
《滨海新区汽车以旧换新十项举措》政策解读
2024-10-12
天津市滨海新区质量强区建设纲要政策解读
2024-10-12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区
-
滨海新区湾亿科技企业孵化器
天津-滨海新区
-
泰达服务外包园
天津-滨海新区
-
泰达双创示范园
天津-滨海新区
-
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
天津-滨海新区
-
滨海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天津-滨海新区
-
于家堡金融区
天津-滨海新区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