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丽区新材料产业招商引智再添国家级平台 打造军民融合创新高地
新材料产业
所属地区:天津-东丽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8日
一、项目签约构建新支点
12月18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与天津市东丽区完成合作协议签署,标志着国家级新材料科研机构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此次合作聚焦军民融合新材料产业化需求,依托长春应化所在高分子材料、特种树脂等领域的七十余年技术积淀,通过建设集核心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资本运作及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为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硬科技支撑。
二、技术产业化路径解析
该园区将分阶段推进技术转化落地:
- 首期孵化三大核心技术:高分子轴承复合材料瞄准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解决关键部件磨损问题;特种聚酰亚胺树脂将提升航空航天耐高温材料性能;形状记忆密封防护材料则填补极端环境装备密封技术空白。
- 构建梯度孵化体系:通过建立专业实验室、中试基地和产业加速器三级载体,形成"实验室成果-中试放大-规模量产"的完整链条。后续重点拓展电磁屏蔽材料、智能响应材料等军用技术民用化开发。
三、国家级科研平台赋能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始建于1948年,其"资源-材料-能源"三位一体研发体系具备显著优势:
- 在稀土材料提纯应用、二氧化碳基高分子合成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累计转化技术成果三百余项,孵化高科技企业二十八家
- 拥有七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新材料专利储备量居国内研究机构前列
此番在津布局,将充分释放其在新能源材料、环境友好材料等领域的技术溢出效应。
四、东丽区产业生态优势
- 区位战略价值:作为天津"一基地三区"定位的核心承载区,具备空港、海港双枢纽交通优势,新材料物流辐射效率提升40%。
- 产业集群基础:已形成航空航天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等特色产业链,相关规模以上企业达一百二十七家。
- 政策协同体系:叠加自贸试验区政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建立技术交易免税、军工资质快速审批等专项通道。
五、融合创新模式突破
项目开创"四链融合"新范式:
1. 创新链协同:设立院士领衔的联合实验室,开放研究所六万台套尖端仪器设备
2. 资本链驱动:联动国家军民融合产业基金,设立不低于十亿元的子基金池
3. 人才链培育:实施"双导师制"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每年定向输送二百名工程博士
4. 产业链闭环:建设材料性能测试认证中心,缩短企业产品准入周期超50%
六、区域发展动能升级
该项目预计将带动区域形成三重跃升:
- 技术能级跃迁:突破三十五项"卡脖子"材料技术,推动东丽区新材料专利年增长率提升至18%
- 产业结构跃变:三年内新增三类新材料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
- 融合深度跃升:搭建军地需求对接平台,民用技术军用转化率提高至行业平均水平三倍
七、产业辐射前景广阔
园区建成后将形成双循环价值网络:
- 对内协同:与天津大学材料学院、国家合成材料工程中心形成技术三角,共建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
- 对外辐射:通过中试基地开放共享机制,服务雄安新区、唐山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 国际链接:设立新材料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引入欧盟环保材料认证体系,助力企业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未来五年内,该项目有望带动形成千亿级军民融合新材料产业集群,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关键支点。
12月18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与天津市东丽区完成合作协议签署,标志着国家级新材料科研机构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此次合作聚焦军民融合新材料产业化需求,依托长春应化所在高分子材料、特种树脂等领域的七十余年技术积淀,通过建设集核心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资本运作及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为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硬科技支撑。
二、技术产业化路径解析
该园区将分阶段推进技术转化落地:
- 首期孵化三大核心技术:高分子轴承复合材料瞄准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解决关键部件磨损问题;特种聚酰亚胺树脂将提升航空航天耐高温材料性能;形状记忆密封防护材料则填补极端环境装备密封技术空白。
- 构建梯度孵化体系:通过建立专业实验室、中试基地和产业加速器三级载体,形成"实验室成果-中试放大-规模量产"的完整链条。后续重点拓展电磁屏蔽材料、智能响应材料等军用技术民用化开发。
三、国家级科研平台赋能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始建于1948年,其"资源-材料-能源"三位一体研发体系具备显著优势:
- 在稀土材料提纯应用、二氧化碳基高分子合成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累计转化技术成果三百余项,孵化高科技企业二十八家
- 拥有七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新材料专利储备量居国内研究机构前列
此番在津布局,将充分释放其在新能源材料、环境友好材料等领域的技术溢出效应。
四、东丽区产业生态优势
- 区位战略价值:作为天津"一基地三区"定位的核心承载区,具备空港、海港双枢纽交通优势,新材料物流辐射效率提升40%。
- 产业集群基础:已形成航空航天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等特色产业链,相关规模以上企业达一百二十七家。
- 政策协同体系:叠加自贸试验区政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建立技术交易免税、军工资质快速审批等专项通道。
五、融合创新模式突破
项目开创"四链融合"新范式:
1. 创新链协同:设立院士领衔的联合实验室,开放研究所六万台套尖端仪器设备
2. 资本链驱动:联动国家军民融合产业基金,设立不低于十亿元的子基金池
3. 人才链培育:实施"双导师制"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每年定向输送二百名工程博士
4. 产业链闭环:建设材料性能测试认证中心,缩短企业产品准入周期超50%
六、区域发展动能升级
该项目预计将带动区域形成三重跃升:
- 技术能级跃迁:突破三十五项"卡脖子"材料技术,推动东丽区新材料专利年增长率提升至18%
- 产业结构跃变:三年内新增三类新材料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
- 融合深度跃升:搭建军地需求对接平台,民用技术军用转化率提高至行业平均水平三倍
七、产业辐射前景广阔
园区建成后将形成双循环价值网络:
- 对内协同:与天津大学材料学院、国家合成材料工程中心形成技术三角,共建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
- 对外辐射:通过中试基地开放共享机制,服务雄安新区、唐山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 国际链接:设立新材料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引入欧盟环保材料认证体系,助力企业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未来五年内,该项目有望带动形成千亿级军民融合新材料产业集群,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关键支点。
天津东丽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这是京津冀跨境生态添翼 东丽航空商务区迎首批电商企业入驻
2025-08-11
滨海市开发区开展节前安全生产督查 筑牢招商引资安全防线
2025-08-11
智能制造高地汇聚新动力 东丽区项目签约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2025-08-11
帝达东谷国际开发区老干部考察新成果 聚焦招商引资促区域升级
2025-08-09
东丽区新立街调研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夯实经济发展根基
2025-08-09
华明高新区激光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建成助力区域招商引资战略
2025-08-09
东丽区携手国家级科研机构共建创新产业园 打造京津冀科创高地
2025-08-09
东丽区锚定智能计算产业新高地 携手浪潮集团打造北方数字引擎
2025-08-09
东丽区深化"双万双服"行动 以精准服务助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2025-08-09
国家卫计委调研天津东丽区精神卫生工作 优化公共服务促进招商
2025-08-09
天津东丽区加速打造临空经济新高地 构建"黄金走廊"产业生态圈
2025-08-08
东丽区多措并举谋划明年商务发展 聚焦产业升级与跨境贸易新格局
2025-08-08
天津东丽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东丽区市场监管局企业登记“简事即办”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2024-10-28
《关于明确我区盘活现状国有建设用地有关要求的通知》政策解读
2024-10-21
城市化办关于印发《关于明确我区盘活现状国有建设用地有关要求的通知》...
2024-10-21
东丽区贯彻落实天津市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反馈问题整改方案
2024-09-10
《东丽区2024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政策解读
2024-09-06
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丽区2024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的通知
2024-09-05
东丽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丽区质量强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08-23
天津东丽区产业园区
-
北辰科技园区
天津-东丽区
-
天津市滨源科技企业孵化器
天津-东丽区
-
天津市金河科技企业孵化器
天津-东丽区
-
天津市顺通科技孵化器
天津-东丽区
-
天津市天润成科技孵化器
天津-东丽区
-
天津微电影产业园
天津-东丽区
天津东丽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东丽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