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招商】中孟渔业合作深化交流共谋"一带一路"新发展

农林牧渔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9日
近日,天津市水产局与孟加拉国代表团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渔业合作交流,通过实地考察换新水产良种场,双方在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研发等领域达成多项共识。此次活动不仅为招商引资搭建了新平台,更推动了中孟两国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深度合作,为区域渔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渔业科技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2024年初,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牵头组织的国际渔业交流活动在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举行。作为国家级水产原种场,该场向孟加拉国代表团展示了现代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分子育种实验室等核心设施,重点介绍了黄金鲫、津鲢等自主培育品种的研发历程。数据显示,这些新品种已在国内推广养殖超百万亩,经济效益显著。
二、种质资源保护成为合作焦点
在参观过程中,孟方对种质资源库保存的200余种淡水鱼种质表现出浓厚兴趣。据悉,天津市通过建立"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已累计向全国提供优质水产苗种超50亿尾。双方就建立联合育种机制展开讨论,孟方提议引入中国优质种源以改善其本土罗非鱼等品种退化问题。
三、设施渔业技术引发深度互动
代表团详细考察了智能化孵化车间的温度控制系统、生物饵料培养工艺等关键技术。孟加拉国作为全球第五大淡水鱼生产国,其代表特别关注循环水养殖设备的能耗指标,中方技术人员现场演示了低碳养殖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
四、"四区两平台"赋能国际合作
此次交流落实了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战略中关于建设对外合作平台的要求。天津市依托"一带一路"水产合作联盟,已与沿线国家签署12项技术转移协议。孟加拉国作为南亚首个与中国签署政府间渔业合作备忘录的国家,将在2024年下半年启动首个中孟联合水产育种中心建设项目。
五、区域协同发展开辟新路径
活动期间,双方探讨了在恒河流域建立标准化养殖示范区的可行性。中国近年来在稻渔综合种养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孟加拉国水稻主产区的农业特点具有高度互补性。这种合作模式有望成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的典范工程。
此次交流活动标志着中孟渔业合作从传统贸易向技术协同创新转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与孟加拉国"蓝色经济"战略的深度对接,两国在水产种业、绿色养殖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东方方案。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