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招商】京津“跨省通办”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 打造高效营商环境

京津冀经济圈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5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天津经开区与北京经开区通过“跨省云签”创新推出国家级经开区“跨省通办”工作机制,首批推出20项政务服务事项,有效破解企业群众“两地跑”难题。这一举措不仅为招商引资提供了便利化服务支撑,更通过标准化流程、全程网办等模式,推动两地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典范。
一、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是打破行政壁垒的关键抓手。天津经开区与北京经开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率先探索“跨省通办”改革,旨在响应国务院关于扩大“跨省通办”事项范围的部署要求。通过签署《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实施方案》,两地明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聚焦高频事项,推动审批标准互认、系统互联互通,为京津冀一体化提供可复制的制度创新经验。
二、首批事项与创新机制
首批推出的20项通办事项涵盖企业登记、社保医疗、工程建设等领域,其中天津经开区承接北京通办事项10项,北京经开区承接天津通办事项10项。具体创新机制包括:
1.全程网办: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电子证照互认;
2.代收代办:设立专窗提供异地收件、材料寄递服务,避免企业群众往返奔波;
3.云签互认:通过电子签名技术确保跨省文件法律效力,提升线上办理可靠性。
三、实施成效与典型案例
改革实施后,两地企业开办时间平均压缩40%,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现“一次申报、两地联办”。例如,某生物科技企业通过天津经开区提交材料,仅用1个工作日即完成北京分支机构的注册登记;另一家制造业企业通过代收代办服务,同步办理京津两地社保登记,节省成本约30%。这些实践验证了“跨省通办”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显著作用。
四、未来规划与区域联动
根据规划,两地将进一步扩大通办事项至50项以上,并探索“一业一证”跨省互认。天津经开区将联合北京经开区建立动态需求调研机制,定期更新事项清单。同时,推动与河北雄安新区、石家庄经开区等节点的联动,构建京津冀“跨省通办”服务圈,为全国提供区域协同发展的“京津样板”。
五、营商环境优化长效机制
两地通过固化改革成果,形成三项长效机制:
1.标准化建设:统一申请材料、审查要点和办理时限;
2.效能监管: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跟踪办理质量;
3.宣传推广:通过政策解读会、案例集锦提升企业知晓度。这些措施将持续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助力京津冀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高地。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