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招商】运河文化引领绿色生态与文旅融合新发展路径

旅游业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3日
西青区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统筹保护、传承、利用为核心,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社会资本,推动运河两岸绿色高质量发展。会议明确以打造"文化、生态、旅游"三带为抓手,优化生态基底,挖掘历史内涵,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为全国大运河保护提供示范。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空间规划体系
西青区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系统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依据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结合天津市"十四五"规划要求,划定生态保护区、文化展示区、文旅融合区三大功能分区。重点保护杨柳青古镇、中北运河广场等历史遗存,建立"一核两翼多节点"的空间布局,通过规划引领实现文化遗产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
二、实施生态修复筑牢绿色发展根基
西青区启动运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12公里堤岸生态改造,种植耐水植物带形成生态缓冲屏障。参照水利部《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管护规划》,建立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在独流减河等支流区域建设200公顷湿地公园,形成"运河生态廊道+湿地净化区"的复合生态系统,获评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三、深挖文化内涵激活文旅融合动能
依托杨柳青年画、赶大营文化等非遗资源,西青区打造"运河记忆"文化IP,建成3个专题博物馆和5个非遗工坊。联合文旅部开展"运河文化主题旅游线路"设计,串联石家大院、运河商埠遗址等20余处景点。开发沉浸式夜游项目,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带动沿线餐饮、民宿等产业增收,形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环。
四、创新机制探索协同发展路径
西青区与河北省廊坊市建立"运河保护跨区域协作机制",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拓展项目。出台《促进运河沿线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吸引文化创意、绿色科技等企业入驻,形成6个特色产业园区。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文旅项目开发,实现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相关经验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典型案例。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