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招商】天津以法治化营商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2日
天津市通过立法引领、政策集成和全域宣传,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以《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为契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该条例整合"天津八条""一制三化"等创新举措,从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入手提升招商引资吸引力,推动形成"法治环境—市场活力—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津南区等区域通过多维度普法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建一流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为市场主体提供更优质的制度保障和发展空间。
一、法治化建设构筑营商环境制度根基
《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作为首部基础性法规,系统构建了"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四位一体的制度框架。其中政务环境突出审批制度改革成果,将承诺制、标准化、智能化等创新实践上升为法律规范;市场环境强调平等准入原则,明确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法治环境着重加强产权保护和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人文环境则体现对人才引进和企业服务的制度性安排。这种全链条法治保障模式,既巩固了既有改革成果,也为后续创新预留了空间。
二、政策集成释放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天津市将近年来推出的"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民营经济19条"等政策通过立法形式固化,形成政策合力。在人才引进方面,建立覆盖落户、住房、科研的全周期支持体系;在扶持民营企业方面,从减税降费、融资服务到权益保护进行系统部署。特别是在行政审批领域推行的"一制三化"改革,通过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机制大幅压减办理时限,部分事项实现"立等可取"。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三、全域宣传推动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津南区开展的普法宣传活动覆盖行政机关、商业网点、社区村居等多元场景,通过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提升宣传实效。重点区域设置的专题展板、电子屏等载体,直观解读条例中与企业密切相关的条款;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组成的宣传队伍,将政策解读服务延伸至基层末梢。这种立体化传播模式既扩大了政策知晓度,也促进了"营商环境共建共享"理念的社会认同,为法规实施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
四、改革成效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
随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天津市市场主体数量保持稳定增长,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效应显现。在法治保障下,企业从设立到运营的全周期服务更加高效透明,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日益完善,这为吸引优质项目落地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制度优势正逐步转化为区域竞争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能力提升,形成以一流营商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