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招商】天津海关创新服务促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外贸进出口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2日
天津加工贸易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通过优化监管模式与服务机制有效提升产业链国际化水平,为区域招商引资注入新动能。近日,天津海关完成首单铂族贵金属出境加工账册备案,标志着新型加工贸易业态在天津正式落地。这一创新模式聚焦高附加值产品跨境协作生产,实现了加工贸易价值链的延伸拓展,展现出天津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
一、改革驱动产业升级战略定位
2023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加工贸易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转型。作为北方重要制造业基地,天津将出境加工试点纳入《天津市推动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重点支持半导体、生物医药、贵金属精炼等战略新兴领域。该项业务突破与202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加工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形成政策共振,通过构建"境内研发+境外精加工+全球销售"的新链条,推动加工贸易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
二、出境加工模式重构产业链条
区别于传统加工贸易,出境加工具有三重创新价值:一是实现"两头在内"的循环模式。国内企业以自有原料委托境外企业精加工后复进口,如某科技企业将含稀有金属的陶瓷粉料运至境外合作方提纯为铂、钯等贵金属粉末。二是突破技术壁垒。企业可借助境外先进提纯技术实现产品升级,某企业反馈该模式可提升贵金属纯度至99.99%国际标准。三是降低合规成本。海关建立专用电子账册实施全流程监管,通关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约40%。2024年天津市前7个月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9.2%,显示改革成效初显。
三、企业实践验证改革实效
天津某贵金属科技企业作为首单业务实践者,通过该模式破解发展瓶颈:其一,解决精炼技术短板。国内铂族金属精细化加工存在设备限制,借助境外专业工厂实现产能跃升。其二,优化资源配置。利用国际分工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压力,设备投入成本减少约30%。其三,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工后产品附加值提高逾两倍,带动企业利润率显著提升。企业负责人表示,海关推出的"保税研发+出境加工"组合政策,使企业得以集中资源深耕核心技术研发环节。
四、监管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天津海关建立"四维协同"监管体系:一是开发"智慧加工贸易"平台,实现出境加工备案、核销全程电子化;二是构建风控模型,对贵金属等特殊商品设立22项监控指标;三是推广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允许关联企业共享生产资源;四是实施AEO认证企业绿色通道,高级认证企业办理时效压缩至1个工作日。2024年以来已举办12场政策宣讲会,覆盖200余家重点企业。
五、产业生态迎来发展机遇
此项改革正产生显著外溢效应:其一,带动服务贸易增长。技术专利许可、国际物流等配套服务需求激增,2024年上半年天津生产性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15.3%。其二,吸引产业链集聚。某国际贵金属巨头已在滨海新区设立研发中心,与本地企业形成技术协同。其三,开辟新赛道。生物医药企业计划将细胞培养基等特殊材料纳入出境加工序列,医疗器械、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对接洽谈正在推进。
随着出境加工新型业态的深度实践,天津加工贸易正从传统代工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迁。通过海关监管创新与产业政策协同,贵金属精深加工、集成电路封装等高端制造领域迎来发展新机遇。这一改革突破不仅强化了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功能,更标志着区域开放型经济进入制度型开放新阶段,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