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招商】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监管亟待强化 产业协同守护出行安全底线

汽车产业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2日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招商引资与技术突破中高速发展,2023年前8个月产销规模突破170万辆,智能网联技术渗透率持续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部在近期闭幕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强调,需构建覆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软件升级的全链条监管体系,防范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带来的新型安全风险。
一、智能网联技术普及催生新型安全挑战
工业和信息化部监测数据显示,具备L2级辅助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份额已达20%,车载传感器数量呈几何级增长。车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行驶轨迹、车内音视频、生物特征等数据,存在被过度采集和违规使用的风险。部分车企数据分类分级管理缺失,云端存储系统防护等级不足,近三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累计发现车联网平台高危漏洞超2000个。
二、监管体系加速完善筑牢安全防线
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推进三项核心举措:一是修订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标准,新增数据加密存储、跨境传输评估等强制性条款;二是建立汽车数据安全自查制度,要求企业对数据采集类型、使用范围开展合规审计;三是制定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管理办法,明确自动驾驶系统需通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这些措施与《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形成监管闭环。
三、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成为关键环节
头部车企已建立数据安全委员会,某新能源车企在论坛透露,其投入2.6亿元建设数据脱敏系统,对车牌、人脸等敏感信息实施前端模糊化处理。但部分中小企业仍存在重功能开发轻安全防护现象,抽查显示约30%在售车型的T-BOX终端未启用数据加密功能。行业协会正在制定车用软件升级备案实施细则,要求OTA升级包必须通过国家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平台安全验证。
四、技术标准与国际合作双轮驱动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立项7项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标准,重点规范车载网关防护、CAN总线入侵检测等技术要求。中国参与制定的UNECEWP.29法规将自动驾驶网络安全纳入型式认证体系,德国、日本等主要汽车生产国均已采纳该框架。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出境评估试点在上海市临港新片区启动,为跨国车企提供合规路径。
五、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持续强化
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新增汽车数据安全投诉受理渠道,2023年已调查12起涉嫌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案件。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首例车载APP过度索权案,明确要求车企删除未经授权采集的用户通讯录数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消费者定期检查车机系统权限设置,对非必要的地理位置、麦克风访问要求保持警惕。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