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招商】新能源汽车领域“新合资”模式推动产业升级

新能源 汽车产业 产业升级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2日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转型,中外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资合作不断深化,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销结束下降趋势,实现明显增长。在这一背景下,招商引资成为各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抓手,跨国车企与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共享、资本融合等方式,在整车制造、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等环节展开多层次合作,形成“新合资”模式的突破性进展。
一、跨国车企深化动力电池技术合作
梅赛德斯-奔驰与宁德时代宣布深化动力电池技术合作,共同开发高新电池技术,以支持奔驰车型的大规模电动化。根据协议,宁德时代将为奔驰乘用车提供电芯及模组,并为轻型商务车提供整体电池系统。这一合作标志着跨国车企在核心零部件领域与中国企业的绑定更加紧密,技术协同成为“新合资”的重要特征。
二、燃料电池领域形成联合研发新格局
丰田汽车与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合资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专注于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该合作集合了中日车企的技术优势,旨在突破氢燃料电池商业化应用的瓶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三、资本融合加速产业链垂直整合
大众汽车在与江淮汽车成立新能源整车合资公司的基础上,进一步参股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持股比例达26.47%,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这一举措体现了跨国车企通过资本纽带深度融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趋势,从单一产品合作转向全价值链布局。
四、零部件及配套合作持续扩展
除整车和动力电池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其他环节的合作也在加速。上半年,中外企业在电驱动系统、智能充电、轻量化材料等领域的合资项目显著增加。例如,博世与无锡企业联合研发电控系统,法雷奥与武汉企业合作生产高效电机,显示出“新合资”模式正向技术密集型领域延伸。
五、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合作升级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容为“新合资”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双积分”政策加码和碳排放要求趋严,跨国车企亟需通过本土化合作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中国在电池材料、智能网联等领域的产业链优势,吸引了更多国际资本与技术投入,形成双向共赢的产业生态。
六、区域产业集群效应显现
北京、上海、广州、合肥等地依托头部企业集聚效应,成为“新合资”项目落地的重点区域。地方政府通过产业园区建设、人才引进等配套政策,进一步强化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协同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向高端制造转型。
当前,“新合资”模式正从传统产能合作转向技术创新与资本融合的深层次联动,不仅提升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提供了重要范式。随着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这一模式将持续释放产业升级的新动能。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