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以科技创新引领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
海洋经济产业
科技创新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9日
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天津滨海新区通过专题协商会凝聚多方智慧,围绕国家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展开深度研讨,重点布局海水淡化、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推动海洋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一、海洋经济成为区域发展新引擎
作为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天津拥有153公里海岸线和逾300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海洋资源禀赋突出。近年来,滨海新区已形成海洋油气、船舶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逐年提升。此次协商会明确,将依托区位优势,重点培育海洋高端装备、海水综合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协商会特别强调科技创新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目前,天津已建成国家级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正在推进大型海水淡化试验场建设。与会专家建议,应加快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重点突破海洋传感器、深海装备等关键技术,同时加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三、完善海洋经济制度保障
为优化发展环境,天津正着手完善海洋经济领域法规体系,研究制定促进海洋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项政策。在管理体制方面,将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统筹海域使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探索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制度,实施最严格的围填海管控措施。
四、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
会议提出"生态优先"的发展原则,要求严格执行海洋生态红线制度,重点保护大神堂牡蛎礁等重要生态系统。在产业布局上,推动传统海洋渔业向休闲渔业转型,促进风电与海水养殖融合发展,打造"蓝色粮仓"升级版。
五、强化区域协同发展
天津将深化与环渤海城市的合作,共同建立海洋环境联防联控机制,推动建立区域海洋产业联盟。特别是在渤海综合治理方面,联合开展入海排污口整治、海洋垃圾清理等专项行动,共同维护渤海生态安全。
此次协商形成的建议方案,将为天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供重要参考。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研究制定配套实施方案,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