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澳携手深化经贸合作 共筑葡语系商品展销平台
经贸合作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8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天津与澳门依托澳门及葡语系国家商品(天津)展销中心这一重要平台,正加速推动两地招商引资与经贸合作。该平台作为津澳政府联合打造的服务载体,不仅促进葡语系国家特色商品进入内地市场,更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业务提供通道,成为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关键节点。
一、平台建设凸显战略价值
澳门及葡语系国家商品(天津)展销中心自运营以来,已汇集数百类商品,涵盖食品、酒类、手工艺品等特色品类。通过自贸试验区政策创新,该中心实现通关便利化与税收优惠相结合,2023年促成多项跨境贸易合作。其"前店后仓"模式有效缩短供应链条,使消费者能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购买正宗葡语系国家商品。
二、政策协同释放发展动能
天津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优势,在跨境支付、物流配送等领域推出配套措施。近期实施的"单一窗口"通关改革,将货物平均通关时间压缩,显著提升展销中心运营效率。同时,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通过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机制,组织葡语系国家企业组团参展,形成"澳门平台+天津枢纽"的双向赋能格局。
三、产业融合拓展合作维度
除商品贸易外,双方正探索文旅、会展等领域的深度融合。2023年举办的葡语系国家文化周活动吸引超万人次参与,配套开展的商贸对接会促成多项合作协议。天津食品集团等本地企业通过该平台,成功将麻花、栗子等特色农产品打入葡语系国家市场,实现"优进优出"的良性循环。
四、长效机制助推持续发展
两地建立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定期举办经贸合作研讨会。政协委员围绕平台升级提出建议,包括增设跨境电商专区、建设数字化供应链系统等创新举措。下一步将重点开发"线上展销+线下体验"融合模式,计划引入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购物场景。
当前,该平台已逐步形成"展销促贸易、贸易带投资、投资兴产业"的完整生态链。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津澳合作将持续释放示范效应,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