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石油化工码头首创输油臂泄漏监控装置获专利推广
物流运输产业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7日
天津市天津港石油化工码头有限公司首创的输油臂泄漏监控装置,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受理,并由相关部门向全国石化类码头推广。该装置有效解决了石化产品接卸中的安全隐患,提升了码头作业安全保障能力,为区域招商引资营造了更优环境。
一、行业安全需求催生技术创新
石化类码头作为能源运输的关键节点,输油臂是连接船舶与储罐的核心设备,其密封性能直接关系到作业安全与环境风险。传统监控方式依赖人工巡检与定期检测,存在响应滞后、漏检率较高等问题,难以满足全天候、高精度的安全管理需求。天津港石油化工码头立足行业痛点,联合技术团队开展专项攻关,历经多轮试验与优化,成功研发出该泄漏监控装置,填补了行业内实时动态监控的技术空白。
二、技术突破实现全方位安全监控
该装置集成了传感器监测、数据传输与智能分析等技术,通过在输油臂关键密封部位布设高精度传感模块,实时采集温度、压力及微量泄漏信号,结合边缘计算算法对数据进行动态解析。当检测到异常参数时,系统可立即触发预警机制,同步推送信息至控制中心,实现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的转变。国家知识产权局对该装置的专利受理,认可了其技术创新性与实用价值,为行业技术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三、实际应用彰显安全保障成效
自装置启用以来,通过持续监测与数据分析,多次提前发现输油臂密封件的早期渗漏迹象,技术团队据此及时开展维护保养,有效减少了在线故障的发生频次。船舶接卸作业因泄漏问题导致的停泵事件实现“零发生”,保障了船舶动态计划的有序执行与装卸生产的连续稳定,进一步降低了安全事故风险与环境影响,为码头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推广价值引领行业安全升级
相关主管部门在组织专家评估后,已将该装置列为石化类码头安全设施升级的推荐技术,向全国范围内同类码头推广应用。此举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石化码头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推动行业从传统运营向智慧化、精细化转型,更通过技术输出强化了天津港在港口安全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港口体系贡献实践经验。
五、创新驱动赋能区域经济发展
天津港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海上门户,其安全生产能力直接关系到区域能源供应与经济稳定。输油臂泄漏监控装置的成功应用,进一步巩固了天津港在安全管理与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增强了对国内外大型石化企业的吸引力。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天津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区域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服务于天津市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发展目标。
六、技术迭代助力智慧港口建设
该装置在应用过程中持续进行技术迭代,结合码头实际作业场景优化算法模型,提升了复杂工况下的监测精度与抗干扰能力。未来,天津港石油化工码头将进一步探索5G、物联网等技术与监控系统的深度融合,推动形成“感知-分析-预警-处置”的全链条智慧安全管理体系,为智慧港口建设提供更多技术支撑。
七、标准建设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依托该装置的技术成果,天津港石油化工码头已联合行业协会起草输油臂泄漏监控装置的技术规范,内容涵盖设备安装、数据采集、预警阈值等关键指标。相关规范的制定与实施,将为全国石化类码头的安全改造提供统一标准,推动行业安全管理从“经验驱动”向“标准驱动”转变,助力形成更为完善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
八、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技术应用全过程
在装置研发与应用中,天津港石油化工码头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传感器选型优先考虑低功耗、长寿命产品,数据传输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减少线缆布设对环境的影响。装置的推广应用,不仅降低了泄漏事故对周边生态的潜在风险,更通过减少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提高了能源运输效率,为港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了技术力量。
九、协同发展强化区域安全保障网络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港口枢纽,天津港石油化工码头通过技术共享与经验交流,已向周边港口输出该装置的应用方案。区域内石化码头安全保障能力的整体提升,有效构建了覆盖渤海湾西岸的能源运输安全屏障,为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稳定与高效提供了坚实保障,服务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十、持续创新夯实港口核心竞争力
此次专利技术的成功研发与推广,是天津港石油化工码头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成果。未来,码头将继续聚焦安全生产、智慧运营等关键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为打造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