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安全生产大会凝聚发展动能 筑牢区域经济风险防线
区域经济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7日
作为推动区域招商引资的核心保障力量,泰达安全生产协会年度大会近日召开。会议系统回顾了协会阶段性成果,聚焦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与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为新形势下提升区域安全治理能力、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绘制路线图。
一、强化应急能力建设,构建区域安全韧性屏障
2015年,泰达安全生产协会协同数百家会员单位完善事故响应联动机制。在涉及危险化学品行业的突发灾难应对过程中,会员企业依托前期专业化培训,迅速启动自救互救预案,调配专业设备参与现场处置。此举显著降低次生灾害风险,为受波及区域恢复生产争取关键窗口期。该实践获国家应急管理部门专项调研组的肯定,其经验被纳入滨海新区企业应急救援标准化指南编制依据。
二、深化本质安全建设,夯实企业主体责任体系
会议明确将"双重预防机制"作为安全基础建设的核心抓手。要求企业建立覆盖设备全生命周期、全工艺流程的动态风险数据库,推广应用智能监测终端实现高危作业实时预警。在危化、建筑等重点领域,推广安全托管服务模式,由协会协调第三方机构协助中小企业完成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打通主体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统计显示,参与托管的企业年度事故发生率平均下降62%。
三、推进文化示范工程,打造国际安全社区品牌
协会重点布局"认知—行为—环境"三位一体安全文化建设。启动"千万安全素养提升计划",开发VR事故模拟体验系统覆盖百家企业培训中心;联合高校设立安全行为学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企业操作规程37项;试点社区安全韧性提升项目,整合消防网格与医疗资源构建15分钟应急服务圈。经专业机构评估,首批参创社区的安全感知满意度达91.2%,为国际安全社区认证奠定基础。
四、培育专业人才梯队,激发科技创新内生动力
设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组建由工艺安全、人因工程等领域专家领衔的技术委员会。联合天津高校实施"安全菁英计划",定制化工过程安全、智能应急装备等专业课程,累计输送认证工程师280名。同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助推安全监测无人机、受限空间救援机器人等项目实现产业化。近三年协会成员单位取得安全生产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35%,科技创新对事故预防贡献率提升至45%。
五、优化协会枢纽功能,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
本届理事会完成专业化改组,增设跨国公司、科研机构代表席位。建立会员分级服务机制,提供法规政策适配性诊断等12类专属服务。创新"安全链长制"工作模式,由龙头会员企业牵头组建化工、物流等细分行业安全联盟,推动供应链风险联防联控。年度统计显示,会员单位安全投入强度达行业平均水平的1.8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100%,有效形成区域安全标杆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