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10亿专项资金赋能高质量发展
优惠政策
高质量发展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7日
为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天津在规划建设期内每年安排10亿元发展专项资金,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深化政策创新、优化科技金融服务等举措,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为招商引资和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一、构建“一区二十一园”空间布局,夯实创新发展载体
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于2023年在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挂牌,规划建设“一区二十一园”,用地总面积244.67平方公里。该布局打破传统园区界限,整合全市创新资源,形成核心区引领、分园协同的发展格局。核心区聚焦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各分园结合区域产业特色,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高标准规划建设,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为科技企业孵化、成长提供了优质空间载体。
二、落实“6+4”政策体系,释放政策叠加红利
天津全面落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6+4”优惠政策,涵盖税收激励、科研经费管理、人才吸引、成果转化等关键领域。在税收方面,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在科研经费管理上,赋予科研单位更大自主权,允许科研人员按规定自主支配科研经费。同时,天津结合自身实际,对“6+4”政策进行细化落实,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三、开展原创政策试验,打造政策创新高地
为形成全国叫得响的原创政策,天津支持核心区和各分园积极开展政策创新试验。在支持企业跨境并购方面,设立专项补贴,降低企业海外技术、人才、品牌并购成本;在企业上市培育上,建立“绿色通道”,对拟上市科技企业给予分阶段资金支持和专业服务指导;在知识产权领域,推行知识产权做市商制度,促进知识产权流转和价值实现,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在高端人才支持上,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四、创新科技金融服务,完善资金支持链条
天津以科技金融创新为突破口,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资金支持体系。设立种子基金、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形成“种子-天使-创投”接力式投资模式。种子基金重点支持处于萌芽期的科技项目,解决“最先一公里”资金难题;天使投资基金聚焦初创企业培育,助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创业投资基金则针对成长期企业,提供规模化资金支持,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同时,推行科技企业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工作,建立政府、银行、担保机构风险共担机制,降低金融机构放贷风险,缓解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此外,支持科技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规范化运营水平。
五、对接国家支持政策,争取资源倾斜
天津积极推动“一区二十一园”对接国家层面政策资源,争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计划等支持。通过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园区企业可获得更多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同时,借助国家平台,加强与其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经验,提升自身发展水平。
六、强化招商引资引智,汇聚创新发展动能
围绕“一区二十一园”产业定位,天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和创新团队。通过举办产业对接会、创新论坛等活动,搭建合作平台,吸引国内外优质科技资源落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注重“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促项目,形成人才、项目、产业良性互动格局。同时,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企业提供全周期、一站式服务,增强区域对创新资源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七、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
依托“一区二十一园”布局,天津引导各分园围绕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和产业链培育,推动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核心区重点发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产业,打造创新策源地;部分分园聚焦智能制造,推动高端装备、工业机器人等产业集聚;另有分园专注生物医药,建设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基地。通过产业集群发展,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区域整体产业竞争力。
八、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支撑科技创新活动
天津在“一区二十一园”内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这些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成果转化等公共服务,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同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园区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过创新平台建设,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九、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为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天津在“一区二十一园”内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突出创新能力、业绩贡献导向,打破学历、职称等限制。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人才公寓,解决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问题,让人才安心创业。此外,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人才开展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等活动,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十、完善成果转化机制,促进创新价值实现
天津着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为成果供需双方提供信息对接、技术评估、法律咨询等服务。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开展中试熟化、小批量生产等活动。同时,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政策,鼓励科研人员积极转化科技成果,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和成功率。
十一、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构建可持续创新生态
在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中,天津注重绿色低碳理念,推动“一区二十一园”实现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发展绿色制造、循环经济。加强园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绿化覆盖率,改善人居和营商环境。通过绿色低碳发展,不仅实现经济增长,还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
十二、强化区域协同创新,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强与京津冀其他地区创新资源的协同联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北京中关村、河北雄安新区等创新高地开展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共享科技资源、共推成果转化。通过区域协同创新,打破行政壁垒,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提升京津冀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十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天津在“一区二十一园”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为企业提供便捷的维权服务。同时,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营造尊重知识、保护创新的良好环境。
十四、提升开放合作水平,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提升开放合作水平,鼓励园区企业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支持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举办国际创新论坛、科技展会等活动,吸引国际创新资源落地。通过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园区企业国际竞争力,推动区域创新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十五、加强园区管理服务,提升运营效率
为确保“一区二十一园”高效运行,天津加强园区管理服务创新。建立统一的园区管理协调机制,统筹推进规划建设、政策落实、招商引资等工作。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慧园区管理平台,提升园区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优化园区政务服务,推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十六、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为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天津建立健全“一区二十一园”考核评价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涵盖创新投入、产业发展、人才集聚、环境优化等方面。定期对各分园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与专项资金分配、政策支持等挂钩。通过考核评价,压实各分园工作责任,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构建“一区二十一园”空间布局,夯实创新发展载体
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于2023年在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挂牌,规划建设“一区二十一园”,用地总面积244.67平方公里。该布局打破传统园区界限,整合全市创新资源,形成核心区引领、分园协同的发展格局。核心区聚焦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各分园结合区域产业特色,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高标准规划建设,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为科技企业孵化、成长提供了优质空间载体。
二、落实“6+4”政策体系,释放政策叠加红利
天津全面落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6+4”优惠政策,涵盖税收激励、科研经费管理、人才吸引、成果转化等关键领域。在税收方面,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在科研经费管理上,赋予科研单位更大自主权,允许科研人员按规定自主支配科研经费。同时,天津结合自身实际,对“6+4”政策进行细化落实,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三、开展原创政策试验,打造政策创新高地
为形成全国叫得响的原创政策,天津支持核心区和各分园积极开展政策创新试验。在支持企业跨境并购方面,设立专项补贴,降低企业海外技术、人才、品牌并购成本;在企业上市培育上,建立“绿色通道”,对拟上市科技企业给予分阶段资金支持和专业服务指导;在知识产权领域,推行知识产权做市商制度,促进知识产权流转和价值实现,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在高端人才支持上,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四、创新科技金融服务,完善资金支持链条
天津以科技金融创新为突破口,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资金支持体系。设立种子基金、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形成“种子-天使-创投”接力式投资模式。种子基金重点支持处于萌芽期的科技项目,解决“最先一公里”资金难题;天使投资基金聚焦初创企业培育,助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创业投资基金则针对成长期企业,提供规模化资金支持,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同时,推行科技企业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工作,建立政府、银行、担保机构风险共担机制,降低金融机构放贷风险,缓解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此外,支持科技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规范化运营水平。
五、对接国家支持政策,争取资源倾斜
天津积极推动“一区二十一园”对接国家层面政策资源,争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计划等支持。通过申报国家级科技项目,园区企业可获得更多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同时,借助国家平台,加强与其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经验,提升自身发展水平。
六、强化招商引资引智,汇聚创新发展动能
围绕“一区二十一园”产业定位,天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和创新团队。通过举办产业对接会、创新论坛等活动,搭建合作平台,吸引国内外优质科技资源落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注重“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促项目,形成人才、项目、产业良性互动格局。同时,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企业提供全周期、一站式服务,增强区域对创新资源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七、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
依托“一区二十一园”布局,天津引导各分园围绕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和产业链培育,推动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核心区重点发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产业,打造创新策源地;部分分园聚焦智能制造,推动高端装备、工业机器人等产业集聚;另有分园专注生物医药,建设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基地。通过产业集群发展,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区域整体产业竞争力。
八、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支撑科技创新活动
天津在“一区二十一园”内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这些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成果转化等公共服务,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同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园区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过创新平台建设,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九、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为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天津在“一区二十一园”内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突出创新能力、业绩贡献导向,打破学历、职称等限制。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人才公寓,解决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问题,让人才安心创业。此外,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人才开展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等活动,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十、完善成果转化机制,促进创新价值实现
天津着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为成果供需双方提供信息对接、技术评估、法律咨询等服务。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开展中试熟化、小批量生产等活动。同时,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政策,鼓励科研人员积极转化科技成果,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和成功率。
十一、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构建可持续创新生态
在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中,天津注重绿色低碳理念,推动“一区二十一园”实现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发展绿色制造、循环经济。加强园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绿化覆盖率,改善人居和营商环境。通过绿色低碳发展,不仅实现经济增长,还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
十二、强化区域协同创新,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强与京津冀其他地区创新资源的协同联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北京中关村、河北雄安新区等创新高地开展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共享科技资源、共推成果转化。通过区域协同创新,打破行政壁垒,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提升京津冀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十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天津在“一区二十一园”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为企业提供便捷的维权服务。同时,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营造尊重知识、保护创新的良好环境。
十四、提升开放合作水平,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提升开放合作水平,鼓励园区企业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支持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举办国际创新论坛、科技展会等活动,吸引国际创新资源落地。通过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园区企业国际竞争力,推动区域创新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十五、加强园区管理服务,提升运营效率
为确保“一区二十一园”高效运行,天津加强园区管理服务创新。建立统一的园区管理协调机制,统筹推进规划建设、政策落实、招商引资等工作。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慧园区管理平台,提升园区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优化园区政务服务,推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十六、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为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天津建立健全“一区二十一园”考核评价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涵盖创新投入、产业发展、人才集聚、环境优化等方面。定期对各分园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与专项资金分配、政策支持等挂钩。通过考核评价,压实各分园工作责任,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实现高质量发展。
天津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天津市彩涂板企业新三板挂牌引领混合所有制改革
2025-09-09
天津市东丽区养老护理培训工程破解人才短缺困局
2025-09-09
天津市和平区召开绵阳道地区优抚对象迎春座谈会
2025-09-09
天津市河东区联动普法进社区构筑法治招商新格局
2025-09-09
天津市疾控中心推动环境健康强化招商引资新机遇
2025-09-09
天津市蓟州区创新服务机制破解乡村旅游发展瓶颈
2025-09-09
天津咸水沽镇多维施策赋能科技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2025-09-09
天津响螺湾商务区招商成果丰硕助推区域经济腾飞
2025-09-09
天津央企中交一航局参建项目摘得国际工程界大奖
2025-09-09
天津药检所推出尖端检测装备 助力区域招商引资
2025-09-09
天津一汽丰田开放智造基地 深化品牌亲民化探索
2025-09-09
天津艺术史研究新成果天津艺术史话丛书启动编撰
2025-09-09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07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