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城共建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新体系

知识产权 京津冀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5日
京津冀区域深化知识产权协作,以“一局三地”模式构建创新共同体,推动资源整合与政策联动,助力区域产业升级和招商引资。通过建立多层次合作机制,三地正在打造统一开放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为创新主体提供全链条保障。
一、战略背景与发展框架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知识产权作为核心要素被纳入区域一体化布局。三地知识产权部门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统筹下,签署《京津冀知识产权发展联盟合作备忘录》,确立“统一规划、分工协作、资源共享”的推进原则。通过建立轮值主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协同发展工作会议,制定阶段性行动方案,确保政策实施连贯性。
二、资源互通平台建设
三地共建数字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已完成超20万件专利数据的跨区域整合。重点实施三大工程:
1. 人才共享工程:建立专家资源库,涵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六大领域,实现三地人才跨区域服务
2. 专利导航工程:针对新能源、集成电路等12个重点产业,联合发布专利态势报告,指导企业研发布局
3. 风险预警工程:建立跨境侵权监测系统,2021年起累计发布产业风险预警37次
三、执法保护协同机制
构建“线索互通、案件协办、标准统一”的立体化保护网络。三地法院建立知识产权案件异地受理通道,执法部门开展“蓝天”联合执法专项行动,2023年查办跨区域案件同比增长120%。设立京津冀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供快速审查、确权、维权“一站式”服务。
四、产业融合创新实践
推动知识产权服务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1. 组建京津冀高价值专利转化促进中心,促成企业专利交易额超30亿元
2. 建设国家生物医药专利池,推动21项创新药物实现三地转化
3. 成立企业发展知识产权联盟,吸纳创新主体112家,制定团体标准19项
4. 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托管机制,累计服务企业突破2000家次
五、区域一体化深化路径
下一步将推进三大突破:建立京津冀知识产权跨境交易平台,试点创新券跨区域通兑制度,建设海外维权互助体系。同步完善法规衔接,探索建立区域性知识产权评估标准,推动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区域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正催生创新聚合效应。通过“一局三地”机制创新,京津冀打破行政壁垒,促进技术、人才、资本高效流动,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了新引擎。数据显示,三地联合发明专利年申请量增幅持续高于全国均值,高价值专利培育周期平均缩短28%,创新成果转化率提升17个百分点,彰显协作体系实效。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