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深化改革促招商引资新高地建设

深化改革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5日
天津市2015年启动26项综合改革任务,重点聚焦投资体制改革、投资贸易便利化及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领域突破,旨在构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竞争力。本次改革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通过大幅精简核准事项和前置审批要件,天津市实施清单之外无审批制度。重点改革措施包括:取消法律和行政法规未明确规定的所有前置审批条件;将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时限压缩50%以上;建立以政策性条件引导、企业信用承诺、监管有效约束为核心的新型管理模式。特别是在滨海新区率先推行承诺制审批,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实行"先建后验",项目开工时间平均提前3个月。配套建立覆盖全市的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实现审批信息实时共享和协同监管。
二、创新投资贸易便利化综合试验体系
在滨海新区启动全国首个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试验区,形成151项制度创新成果:
1. 实施"一窗通办、一网通管"国际贸易服务体系,整合海关、税务等23个部门职能,实现口岸通关无纸化覆盖率超95%
2. 推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3.0版,将限制性措施缩减37项
3. 建立跨境资金集中运营机制,首批试点企业境外融资成本降低15%
创新"保税+"新型贸易形态,开展平行进口汽车、航空维修再制造等特色业务,推动服务贸易额同比提升28%。
三、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制度支撑
公共服务领域实现三地互通共享:
1. 建立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机制,覆盖京津冀487家定点医疗机构
2. 实施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互认机制,累计为1.2万名人才解决流动障碍
3. 建设全国首个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生态协同方面形成"1+5"环保联防联控机制,联合制定区域绿色供应链标准体系,推动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技改项目237项。
四、重点领域改革试点纵深推进
在医疗改革领域,滨海新区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建立医疗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患者次均费用下降18%。金融创新领域启动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外债切块管理等试点,全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6000亿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三清单(行为、措施、应用)一机制(联合奖惩)"制度框架,归集信用信息4.3亿条。
五、制度型开放赋能城市发展新格局
通过建立改革成效评估体系显示:企业经营成本下降12.3%,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70个工作日。2015年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14.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其中服务业引资占比提升至68%。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7.2%,制度创新红利正在转化为发展动能。
六、系统集成改革形成示范效应
天津改革经验通过三方面实现全国推广:建立全国首个行政许可服务标准化体系,形成可复制事项217项;跨境贸易便利化"单一窗口"模式在12个自贸片区推广应用;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入选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生态领域创新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被纳入G20能效合作最佳实践。
该系列改革通过制度创新打通要素流动堵点,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达到全球190个经济体前30位,营商环境综合指标跃居全国前三。以投资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带动天津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形成系统集成的改革方法论。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区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