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加快推进冬春农田水利建设 计划总投资29亿元
水利建设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4日
天津围绕农业农村发展需求,加快推动冬春农田水利建设,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招商引资双轮驱动,提升农业生产保障能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一、冬春农田水利建设进展显著
自相关工作启动以来,天津各农业区县积极行动,农田水利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投资完成方面,累计投入资金已达到计划总投资的七成以上,为各项工程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河道沟渠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农村骨干排沥河道和农田沟渠得到系统治理,排水畅通能力大幅提升。扬水站点更新改造有序推进,保障了农田灌溉用水需求。节水灌溉面积持续增加,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小型水源工程建设稳步开展,增强了农业生产用水的稳定性。农村饮水水质提升工程让众多农村人口受益,饮水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山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也取得一定进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二、聚焦六大工程推进建设
根据计划安排,天津重点推进六大工程建设。区县二级河道治理和骨干排沥河渠清淤治理工程,旨在解决河道淤积、排水不畅等问题,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通过完善供水设施、优化水质处理工艺等措施,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和质量。防洪除涝工程,加强堤防加固、排涝泵站建设等,提升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促进农业节水增效。农村生产生活保障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三、提升农业生产保障能力
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通过整治河道沟渠、更新改造扬水站点,有效解决了农田灌溉和排水问题,确保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新增及改善的节水灌溉面积,减少了水资源浪费,提高了灌溉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小型水源工程的建设,增加了农业灌溉水源,增强了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这些措施的实施,为天津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的推进,让农村居民喝上了更安全、更优质的饮用水,提升了生活质量。河道沟渠的综合整治,改善了农村水环境,减少了水污染,营造了整洁优美的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生产生活保障设施的建设,完善了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方便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为农村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五、强化资金保障与管理
为确保冬春农田水利建设顺利进行,天津加强资金保障与管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强资金使用监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资金拨付、使用和核算等环节,防止资金浪费和挪用,保障各项工程建设资金需求。
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
工程质量是农田水利建设的生命线。天津高度重视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加强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监督。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和规范,加强对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检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加强施工过程管理,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施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对工程质量问题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确保建成优质、安全的农田水利工程。
七、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
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天津注重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田水利技术、设备和材料,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开展农田水利关键技术研究和攻关,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应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监控,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冬春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各农业区县之间的协作配合,统筹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不同区域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重点推进相关工程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农田水利发展模式。农田水利建设的推进,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九、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农田水利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农村饮水安全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吸引人才回流农村,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田水利建设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十、保障粮食安全稳定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天津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增长。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助于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推进,为天津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十一、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天津水资源相对短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措施,减少农业用水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小型水源工程的建设,可以增加水资源储备,提高水资源的调控能力。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有助于缓解天津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十二、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天津地处沿海地区,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防洪排涝和抗旱能力,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生产稳定的重要举措。通过整治河道沟渠、加固堤防、建设排涝泵站等工程,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减少洪涝灾害损失。建设小型水源工程、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提高农业抗旱能力,确保在干旱情况下农业生产能够正常进行。
十三、推动绿色生态发展
农田水利建设与绿色生态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治理水土流失、改善水环境等措施,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资源质量。河道沟渠的整治和绿化,增加了农村绿地面积,改善了农村生态景观。农田水利建设的推进,有助于推动天津农业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十四、加强部门协作配合
农田水利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需要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天津建立健全部门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水务、农业农村、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密切配合,在规划编制、资金投入、项目审批、工程建设等方面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加强与各区县政府的协调联动,形成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十五、强化后期管护机制建设
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后期管护至关重要。天津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后期管护机制建设,明确管护主体和责任,落实管护经费。建立健全工程管护制度,加强对工程设施的日常巡查、维修和养护,确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鼓励农民群众参与工程管护,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管护格局。通过加强后期管护,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和效益。
十六、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随着冬春农田水利建设的不断推进,天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农业生产保障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将持续改善。未来,天津将继续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建设规划,创新建设模式,加强工程管理,推动农田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持续努力,将天津建设成为农田水利设施完善、水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农业强市,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一、冬春农田水利建设进展显著
自相关工作启动以来,天津各农业区县积极行动,农田水利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投资完成方面,累计投入资金已达到计划总投资的七成以上,为各项工程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河道沟渠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农村骨干排沥河道和农田沟渠得到系统治理,排水畅通能力大幅提升。扬水站点更新改造有序推进,保障了农田灌溉用水需求。节水灌溉面积持续增加,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小型水源工程建设稳步开展,增强了农业生产用水的稳定性。农村饮水水质提升工程让众多农村人口受益,饮水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山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也取得一定进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二、聚焦六大工程推进建设
根据计划安排,天津重点推进六大工程建设。区县二级河道治理和骨干排沥河渠清淤治理工程,旨在解决河道淤积、排水不畅等问题,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通过完善供水设施、优化水质处理工艺等措施,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和质量。防洪除涝工程,加强堤防加固、排涝泵站建设等,提升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促进农业节水增效。农村生产生活保障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三、提升农业生产保障能力
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通过整治河道沟渠、更新改造扬水站点,有效解决了农田灌溉和排水问题,确保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新增及改善的节水灌溉面积,减少了水资源浪费,提高了灌溉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小型水源工程的建设,增加了农业灌溉水源,增强了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这些措施的实施,为天津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的推进,让农村居民喝上了更安全、更优质的饮用水,提升了生活质量。河道沟渠的综合整治,改善了农村水环境,减少了水污染,营造了整洁优美的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生产生活保障设施的建设,完善了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方便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为农村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五、强化资金保障与管理
为确保冬春农田水利建设顺利进行,天津加强资金保障与管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强资金使用监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资金拨付、使用和核算等环节,防止资金浪费和挪用,保障各项工程建设资金需求。
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
工程质量是农田水利建设的生命线。天津高度重视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加强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监督。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和规范,加强对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检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加强施工过程管理,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施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对工程质量问题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确保建成优质、安全的农田水利工程。
七、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
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天津注重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田水利技术、设备和材料,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开展农田水利关键技术研究和攻关,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应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监控,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冬春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各农业区县之间的协作配合,统筹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不同区域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重点推进相关工程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农田水利发展模式。农田水利建设的推进,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九、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农田水利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农村饮水安全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吸引人才回流农村,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田水利建设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十、保障粮食安全稳定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天津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增长。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助于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推进,为天津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十一、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天津水资源相对短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措施,减少农业用水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小型水源工程的建设,可以增加水资源储备,提高水资源的调控能力。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有助于缓解天津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十二、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天津地处沿海地区,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防洪排涝和抗旱能力,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生产稳定的重要举措。通过整治河道沟渠、加固堤防、建设排涝泵站等工程,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减少洪涝灾害损失。建设小型水源工程、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提高农业抗旱能力,确保在干旱情况下农业生产能够正常进行。
十三、推动绿色生态发展
农田水利建设与绿色生态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治理水土流失、改善水环境等措施,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资源质量。河道沟渠的整治和绿化,增加了农村绿地面积,改善了农村生态景观。农田水利建设的推进,有助于推动天津农业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十四、加强部门协作配合
农田水利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需要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天津建立健全部门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水务、农业农村、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密切配合,在规划编制、资金投入、项目审批、工程建设等方面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加强与各区县政府的协调联动,形成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十五、强化后期管护机制建设
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后期管护至关重要。天津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后期管护机制建设,明确管护主体和责任,落实管护经费。建立健全工程管护制度,加强对工程设施的日常巡查、维修和养护,确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鼓励农民群众参与工程管护,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管护格局。通过加强后期管护,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和效益。
十六、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随着冬春农田水利建设的不断推进,天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农业生产保障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将持续改善。未来,天津将继续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建设规划,创新建设模式,加强工程管理,推动农田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持续努力,将天津建设成为农田水利设施完善、水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农业强市,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天津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地方不动产登记提速助推企业落户新机遇
2025-09-05
第十届融洽会开幕在即 新亮点闪耀天津
2025-09-05
大邱庄镇引进国际专家加速农业转型升级
2025-09-05
东丽金融赋能企业成长与招商引资新实践
2025-09-05
东丽开发区搭台引才推动招商引资新篇章
2025-09-05
东丽区深化国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新举措
2025-09-05
天津开发区9个项目获批市级科技计划 赋能科技型企业发展
2025-09-05
天津直博会总体方案确定 集中展现全球航空技术新成果
2025-09-05
中铁建携手北辰打造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
2025-09-05
中新生态城海量大数据孵化基地迎落户新篇
2025-09-05
智能制造新高地 天津逸仙园引资百亿启航
2025-09-05
中北镇打造电商手游北斗三大新兴产业高地
2025-09-05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07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