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东丽聚力创新要素打造产研融合新高地

所属地区:天津-东丽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3日
近日,天津市东丽区调研组深入华明高新区,系统考察了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产业化项目,并对科技创新要素聚集与人才战略提出新要求。此次调研聚焦区域创新体系优化,旨在通过科技招商与要素整合激发转型动能,为招商引资注入科技竞争力。
一、创新载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创新平台建设现场,调研组重点考察了清华高端装备中试基地、中科院微电子所宇航器件中心、光电院激光技术基地及电工所电气研究院等重大项目。这些由国家级科研机构设立的产业化基地已构建起"研发-中试-转化"全链条体系,其中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技术进入实地测试阶段。平台运营方表示,通过建立共享式研发实验室和柔性生产线,企业研发周期平均缩短40%,关键技术转化效率实现倍增。
二、创新生态优化推出系统性举措
针对区域创新要素配置,调研组提出构建"三维联动机制":一是强化创新要素市场化流动,打通科研设备共享、专利池运营的技术交易通道;二是建立产业导向型科研体系,针对新能源装备、智能传感器等主导产业设立专项攻关计划;三是创新"人才链"服务模式,实施领军人才"举荐制"和青年人才"接力计划",目前全区已建成覆盖2.8万名专业人才的信息库,人才公寓配套率达到90%。
三、产业创新融合构建新质生产力
东丽区正在实施"创新雨林工程",在半导体材料、工业机器人、精准医疗三大领域形成创新矩阵。调研数据显示,区内科技企业采用"研究院+创新工场"模式后,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增至3.2%,高于全市平均值0.8个百分点。通过组建产业链创新联合体,12项"卡脖子"技术取得突破,其中激光晶体生长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四、创新治理体系实现全方位升级
调研组着重强调制度创新的关键作用:完善"全生命周期"企业培育机制,设置创新积分评价体系,对科创企业实施"研发贷"贴息政策;优化载体运营模式,建设中试加速基地提供标准化验证场景;打造"东丽创新会客厅",建立需求对接"揭榜挂帅"机制。2023年区域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28.6%,创新要素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五、区域协同创新布局高能级引擎
当前华明高新区已形成"一核多园"创新格局,核心区集聚3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营收的15%。通过深化京津创新走廊建设,引进京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1项。正在建设的前沿技术概念验证中心,将为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提供孵化支撑。
六、创新服务体系构建关键支撑
围绕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首站枢纽",东丽区推出三项改革举措:建立技术经纪人培训认证体系,培育专业中介服务队伍;设立规模10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重点支持中试阶段项目;建设"华明创新云"线上平台,实现需求发布、资源匹配、政策申办一站式服务。这些措施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35.1%。
当前华明高新区已驶入创新驱动快车道,通过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支撑"的全过程生态链,正加速打造京津冀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天津东丽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东丽区产业园区

天津东丽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东丽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