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招商引资

天津高校赋能中学教改创新平台建设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2日
天津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通过资源共享打造校本课程创新平台,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此举不仅提升课程供给质量,更开创了教育协同发展新路径,为区域招商引资创造优质人文环境,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创新模式破除资源壁垒
依托天津多所高校学科优势,中小学系统性引入艺术、科技、工程等前沿课程资源。南开区某示范中学与本地高校联合开发人工智能启蒙课程,由高校教师团队设计课程框架,研究生参与实践教学;和平区外国语学校引入高校外语学院资源,共建"跨文化交际实训室",此类案例已在全市六个行政区落地实践。
二、双向赋能构建成长闭环
高校师范生通过"教学实践学分认定"机制进入中学课堂,在真实教学场景中提升专业能力。河西区某完全中学建立"双导师制",中学骨干教师指导高校生授课技巧,高校教授则为中学教师开展学科前沿培训。这种人才共育模式近年在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推广,年均有三百余名师范生受益。
三、课程体系重构教学生态
在教育部"双减"政策指导下,天津重点打造"素养导向型"校本课程体系。河北区多所中学引入南开大学文博专业资源,开设"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课;滨海新区学校联合天津科技大学开设食品科学工坊,将高校实验室转化为中学生探究基地。第三方评估显示,参与课程改革的学生创新能力指标提升显著。
四、长效机制保障可持续发展
天津市教委出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育人实施方案》,明确资源对接标准和评估体系。建立"课程资源共享云平台",收录高校开发的七百余个优质课程模块,供全市中学按需选用。同时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校本课程研发,在红桥区、东丽区开展课程成果转化试点,推动创新经验规模化应用。
五、产业联动培育未来人才
部分课程直接对接区域产业需求,如西青区中职学校与天津理工大学合作开发智能制造业态体验课程,北辰区学校引入商业案例分析课。2023年天津启动"天开高教园"建设项目,将进一步打通"高校-中学-企业"人才培育链条,形成教育供给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度协同。
当前天津已建立二十余个高校中学课程共建示范基地,未来将通过学分互认、师资共聘等机制深化融合。教育专家指出,这种全链条育人模式既解决中学拓展课师资短缺痛点,又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出口,其制度创新经验对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具有示范意义。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