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智能制造核心区加速构建产业高地

智能制造产业 制造业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1日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深入发展,智能制造正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招商引资成果持续显现,重大项目落地为天津向产业链高端跃升注入强劲动力。本市正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基地,在产业聚集、技术突破、场景应用等方面构筑系统性优势。
一、产业集群布局优化动能充沛
当前,天津智能制造产业已形成多极化发展态势。以空港经济区为例,该区域聚集了精密传动、智能控制系统等领域的国际领先企业,其智能制造项目平均智能化覆盖率达65%以上。北辰开发区着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及系统集成产业,已有20余项核心专利技术实现产业化转化。滨海高新区则聚焦人工智能与制造的融合应用,搭建了涵盖感知控制、边缘计算的技术中试平台。最新数据显示,天津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较五年前提升2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数字化基础设施筑牢应用基础
全市已完成5G网络在主要制造园区的深度覆盖,建成12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临港经济区,某重型装备制造企业通过部署企业级物联网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能耗动态监控,单位产值能耗下降18%。武清机器人产业园内企业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对生产线进行虚拟调试,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40%。值得注意的是,天津建成的首批智能制造标准验证实验室,已累计服务本地企业完成300余项关键技术标准适配。
三、国际合作开辟技术升级新路径
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示范区正式进入实体化建设阶段,聚焦三大核心领域:工业软件协同开发、智能装备联合认证、人才双元培养。已有两批共34家德资企业入驻合作示范园,带动本土供应链企业完成169项技术改造认证。在远程运维服务领域,某德系汽车零部件企业将其全球标杆工厂的预测性维护系统在津落地,设备综合效率提升12个百分点。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已培养获得国际认证的技术人才超600名。
四、转型成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在流程型制造领域,南港工业区某新材料企业通过部署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生产参数毫秒级动态优化,产品优等品率突破99.2%。离散制造代表企业中,某智能机床制造商建成网络协同制造平台,整合26家上下游企业形成云端制造资源池,紧急订单交付效率提升50%。某龙头设备制造商探索大规模定制模式,通过模块化设计平台将定制产品交付周期压缩至72小时,客户订单量年均增长37%。
五、政策体系驱动产业生态进化
市级财政设立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及改造提升。针对“百企示范”工程入选企业,提供技术改造投资补贴、首台套装备保费补偿等精准扶持。人才政策方面,推出智能制造工程师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已有127名技术骨干通过特殊评审获得高级职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突破,京津冀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累计促成46项技术成果跨区域转化。
六、前沿领域布局培育未来增长点
在云制造平台建设方面,天津启动工业APP开发者计划,首批入驻团队开发的19款专业应用已在航空航天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增材制造技术加速产业化,某动力机械企业采用金属3D打印技术制造的涡轮部件,综合性能达到锻造件标准而成本降低40%。着眼智能化新阶段,本市正在组建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重点攻关智能传感、自主决策系统等前沿方向,为产业持续升级储备核心驱动力。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