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招商引资

天津滨海新区擎画航空航天成果转化新图景

航空航天产业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9日
在珠海举办的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天津滨海新区成功举办专项投资说明会,旨在深化与国内外航空航天企业及科研机构的战略协同,通过招商引资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共同推动区域航空航天产业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国家级成果转化高地。
一、锚定全球前沿的产业集群构架
天津滨海新区已形成覆盖设计研发、高端制造、维修服务、技术转化的全生命周期产业生态。其依托空客亚洲中心、新一代运载火箭基地等战略项目,构建了大飞机总装、火箭制造、卫星应用、无人机研发四大核心板块。特别在民航领域,通过A320neo升级项目及A330交付中心建设,奠定亚太地区民用航空制造枢纽地位。在航天领域,以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火箭规模化生产为基础,牵引商业卫星制造、空间信息技术等上下游企业集群式发展。
二、多维创新转化平台赋能技术落地
为实现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高效跃迁,天津滨海新区打造三类核心载体:其一,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联合国防院所共建航天材料测试中心、航空电子系统联合实验室;其二,构建中试验证基地,为航天器载荷、航空发动机部件等提供工程化验证环境;其三,设立成果转化基金池,打通"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产品定型"的资金支持链条。这种梯度化平台体系成功助推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突破,例如航天复合材料加工技术已应用于国产大飞机结构件制造。
三、区域协同激活全球创新网络
通过深化空港经济区国际合作桥头堡作用,天津滨海新区与20余个国家建立技术转移通道:一是构建全球适航认证服务网络,助力国产航空部件进入国际供应链;二是开展"离岸创新"合作,支持本土企业在德国、加拿大设立研发中心;三是建立国际人才旋转门机制,引进外籍工程师团队参与重大专项攻关。这种开放创新模式推动庞巴迪航空结构件、古德里奇发动机维修等40余个高附加值项目落地转化。
四、政策机制突破形成制度型优势
天津滨海新区围绕航空航天特殊产业规律进行制度创新:率先试行"科研设备跨境共享"通关模式,使价值数亿元的高精密仪器实现跨国高效流转;创新"保税研发"监管制度,允许研发耗材免税入境;构建军地协同创新特区,简化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审批流程。这些改革使企业研发周期平均缩短30%,推动西飞机翼复合材料等15项关键技术完成产业化转化。
五、创新雨林生态培育未来增长极
依托产业基础优势,天津滨海新区正在培育三类新兴增长领域:低空经济产业圈集聚30余家垂直起降飞行器研发企业;太空经济试验区吸引商业遥感卫星总装、空间生物实验等项目入驻;数字航空创新中心聚焦适航级航电系统国产化。同时布局工业级无人机适航审定能力,力争形成覆盖整机制造、飞行服务、数据运营的千亿级产业链。
当下,天津滨海新区通过制度型开放与硬科技攻坚双轮驱动,已在京津冀区域形成航空航天创新资源引力场。随着空客二期扩建工程投产及商业火箭发射工位建成,该区将加速向具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航空航天创新策源地迈进,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参与国际竞合提供关键支撑。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区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