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东区深化综治创新筑牢平安根基培训会

所属地区:天津-河东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8日
天津市河东区聚焦平安建设与基层治理效能提升,于近期举办专题培训会强化干部队伍能力。此次会议旨在通过系统性学习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与综合治理协同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安全基础。
一、创新社会治理理念的实践路径
天津市将“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多元共治”确立为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核心。培训会重点解析如何运用大数据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如在社区网格嵌入智能感知设备实时监测安全隐患;推广“一站式矛调中心”经验,实现信访、调解、法律服务的闭环管理。河东区已试点“云享法庭”远程解纷机制,使纠纷化解效率提升37%,该模式正逐步向全市复制推广。
二、治理能力提升的三大攻坚方向
围绕新时期治理需求,培训明确能力建设着力点:
1. 法治能力淬炼:要求干部掌握《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适用标准,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河东区政法系统已建立典型案例季度研析制度,统一类案处置尺度。
2. 应急处突实训:通过模拟防汛抢险、群体性事件等场景,强化多部门联勤联动机制。2023年防汛演练中应急处置响应速度缩短至15分钟。
3. 群众工作方法论:推广“三必访五必问”工作法(困难家庭、重点人群必访;民生需求、安全隐患、矛盾隐患、服务短板、政策落实必问),上半年入户覆盖率达92%。
三、源头治理的立体化防控体系构建
针对治理痛点设计前端防控措施:
- 风险溯源机制:建立房地产、金融等9大领域风险监测清单,施行“红橙黄”三色预警。重点商圈推行商户信用积分管理,消费投诉量同比下降21%。
- 民生兜底工程:投入2100万元改造老旧小区安防设施,加装电梯、充电桩等设备消除安全隐患。建成17个社区心理服务站,干预危机个案43起。
- 新业态监管创新:对网约车、外卖配送等群体建立“平台+协会+社区”协同管理模型,试点骑士驿站提供职业培训与权益保障服务。
四、长效化机制建设的制度突破
会议提出四项机制创新:
1. 考核督导机制:将万人发案率、群众满意率等12项指标纳入年度考核,考核权重提升至25%。
2. 资源下沉机制:推动政法机关30%人员常态化驻点街道,落实“吹哨报到”权责清单。
3. 社会参与机制:孵化平安志愿者队伍127支,发展“社区顾问”“法治带头人”等力量2300余人。
4. 智慧治理机制:整合“雪亮工程”与城市大脑平台,实现重点区域人脸识别覆盖率100%,独居老人智能水表监测系统报警准确率达99%。
此次培训标志着天津市河东区综合治理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通过理念革新、能力升级与制度重构的多维发力,区域正加速构建具有韧性的平安生态体系,为经济转型升级与民生福祉提升构筑坚实保障。

天津河东区产业园区

天津河东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河东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