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升级建设助推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发展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8日
天津港作为北方重要港口枢纽,正通过重点项目建设与招商引资,持续强化航运功能。根据规划,到2016年货物吞吐量将达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准箱,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方经济开放提供有力支撑。
一、基础设施升级夯实发展根基
天津港聚焦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完善港口硬件设施。通过推进深水航道扩建工程,提升大型船舶通航能力,满足25万吨级散货船、15万吨级集装箱船常态化靠泊需求。同时,加快专业化码头建设,新增多个集装箱、散货及液体化工码头泊位,优化码头布局,提高货物装卸效率。集疏运体系建设同步推进,铁路专用线、高速公路连接线及管道运输网络不断延伸,实现海铁、公铁、海河联运高效衔接,为货物快速集散提供保障。
二、航线网络拓展提升辐射能级
围绕建设国际航运枢纽目标,天津港着力拓展内外贸航线网络。加密日韩、东南亚等近洋航线,开通欧洲、美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远洋航线,提升国际航线密度。同时,优化内贸航线布局,加强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港口联动,形成覆盖全国、连接全球的航线网络。海铁联运业务加快发展,通过衔接中欧班列,实现“港口+铁路”无缝对接,推动集装箱运输向内陆腹地延伸,进一步扩大港口服务范围。
三、产业协同发展增强集聚效应
天津港深化与临港产业园区协同,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依托天津港保税区、东疆保税港区等功能区,发展物流仓储、国际贸易、加工制造等临港产业,吸引国内外物流企业、贸易商及制造业企业入驻,形成以港兴业、以业兴城的发展格局。通过完善港口配套服务,如保税物流、跨境电商、大宗商品交易等,提升港口对产业的支撑能力,促进货物吞吐量与产业发展相互带动、协同增长。
四、绿色港口建设践行生态理念
响应“美丽天津”建设要求,天津港将绿色发展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实施码头节能减排改造,推广电动装卸设备、清洁能源车辆,降低碳排放强度。加强港区污染防治,建设防尘抑尘设施、污水处理系统,严格控制粉尘、污水排放,改善港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同时,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对港区固废、废水进行资源化处理,实现港口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打造绿色低碳港口样板。
五、政策保障机制优化发展环境
天津市出台系列政策支持港口发展,将港口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港口建设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项目落地。优化审批服务流程,简化港口项目立项、用地、环评等审批环节,提高项目推进效率。加强部门协同,建立港口、交通、海关、海事等多部门联动机制,解决港口发展中的难点问题,为港口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提供坚实政策保障。
六、智慧港口转型提升运营效率
天津港加快推进智慧化建设,运用物联网、大数据、自动化等技术提升港口运营水平。建设智能码头操作系统,实现集装箱装卸、运输、仓储全流程自动化管理,提高作业精度和效率。开发港口物流信息平台,整合货主、船公司、代理等多方信息,提供货物跟踪、通关申报、物流调度等一体化服务,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通过智慧化转型,港口作业效率显著提升,为货物吞吐量增长提供技术支撑。
七、开放合作深化拓展发展空间
天津港积极融入国家开放战略,深化与国内外港口合作。加强与环渤海港口群协同,推动航线共享、货源互济、信息互通,提升区域港口整体竞争力。拓展与国际知名港口友好合作关系,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引进专业人才,提升港口国际化运营水平。同时,依托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探索港口管理创新,如“单一窗口”通关模式、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等,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国际货物选择从天津港进出。
通过基础设施、航线网络、产业协同、绿色智慧、政策保障等多方面发力,天津港正逐步实现从传统港口向现代化国际航运枢纽的转型。到2016年货物吞吐量达6亿吨的目标,不仅是港口自身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将为天津及北方地区经济开放、产业升级和区域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天津在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基础设施升级夯实发展根基
天津港聚焦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完善港口硬件设施。通过推进深水航道扩建工程,提升大型船舶通航能力,满足25万吨级散货船、15万吨级集装箱船常态化靠泊需求。同时,加快专业化码头建设,新增多个集装箱、散货及液体化工码头泊位,优化码头布局,提高货物装卸效率。集疏运体系建设同步推进,铁路专用线、高速公路连接线及管道运输网络不断延伸,实现海铁、公铁、海河联运高效衔接,为货物快速集散提供保障。
二、航线网络拓展提升辐射能级
围绕建设国际航运枢纽目标,天津港着力拓展内外贸航线网络。加密日韩、东南亚等近洋航线,开通欧洲、美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远洋航线,提升国际航线密度。同时,优化内贸航线布局,加强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港口联动,形成覆盖全国、连接全球的航线网络。海铁联运业务加快发展,通过衔接中欧班列,实现“港口+铁路”无缝对接,推动集装箱运输向内陆腹地延伸,进一步扩大港口服务范围。
三、产业协同发展增强集聚效应
天津港深化与临港产业园区协同,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依托天津港保税区、东疆保税港区等功能区,发展物流仓储、国际贸易、加工制造等临港产业,吸引国内外物流企业、贸易商及制造业企业入驻,形成以港兴业、以业兴城的发展格局。通过完善港口配套服务,如保税物流、跨境电商、大宗商品交易等,提升港口对产业的支撑能力,促进货物吞吐量与产业发展相互带动、协同增长。
四、绿色港口建设践行生态理念
响应“美丽天津”建设要求,天津港将绿色发展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实施码头节能减排改造,推广电动装卸设备、清洁能源车辆,降低碳排放强度。加强港区污染防治,建设防尘抑尘设施、污水处理系统,严格控制粉尘、污水排放,改善港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同时,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对港区固废、废水进行资源化处理,实现港口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打造绿色低碳港口样板。
五、政策保障机制优化发展环境
天津市出台系列政策支持港口发展,将港口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港口建设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项目落地。优化审批服务流程,简化港口项目立项、用地、环评等审批环节,提高项目推进效率。加强部门协同,建立港口、交通、海关、海事等多部门联动机制,解决港口发展中的难点问题,为港口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提供坚实政策保障。
六、智慧港口转型提升运营效率
天津港加快推进智慧化建设,运用物联网、大数据、自动化等技术提升港口运营水平。建设智能码头操作系统,实现集装箱装卸、运输、仓储全流程自动化管理,提高作业精度和效率。开发港口物流信息平台,整合货主、船公司、代理等多方信息,提供货物跟踪、通关申报、物流调度等一体化服务,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通过智慧化转型,港口作业效率显著提升,为货物吞吐量增长提供技术支撑。
七、开放合作深化拓展发展空间
天津港积极融入国家开放战略,深化与国内外港口合作。加强与环渤海港口群协同,推动航线共享、货源互济、信息互通,提升区域港口整体竞争力。拓展与国际知名港口友好合作关系,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引进专业人才,提升港口国际化运营水平。同时,依托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探索港口管理创新,如“单一窗口”通关模式、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等,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国际货物选择从天津港进出。
通过基础设施、航线网络、产业协同、绿色智慧、政策保障等多方面发力,天津港正逐步实现从传统港口向现代化国际航运枢纽的转型。到2016年货物吞吐量达6亿吨的目标,不仅是港口自身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将为天津及北方地区经济开放、产业升级和区域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天津在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天津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沪杭深津等跨境电商试点延用保税便利政策
2025-08-29
和平车务迁址民生大厦提升天津市便民服务
2025-08-29
和平区以三大举措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2025-08-29
副市长武清调研促食品卫生建设与产业提升
2025-08-29
静海龙海产业带高端设施蔬菜基地项目启动
2025-08-29
静海区搭建金融对接平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2025-08-29
静海子牙园区绿色转型构筑循环经济新高地
2025-08-29
京冀科研力量汇聚武清 共绘协同创新蓝图
2025-08-29
河西区"五证合一"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025-08-29
河西区文化产业融合新篇章促招商引资热潮
2025-08-29
京津冀三地协同访武清 引滦人精神耀时代
2025-08-29
津城入学新政惠及随迁子女教育公平再升级
2025-08-29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07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