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多措并举深化京津冀产业协同与园区共建

京津冀经济圈 京津冀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8日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天津市通过招商引资、产业转移、园区共建等举措持续推动区域合作。2017年,天津市重点围绕六大领域深化产业协同,包括承接非首都功能、建设跨区域合作示范区、整合创新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及开展对口帮扶,全年计划推动千场专题招商活动,促进项目落地与产业升级。
一、精准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
天津市以滨海新区、武清区等为重点区域,系统梳理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八类产业承接目录,全年组织各区县赴京开展精准对接。东丽区与中关村科技园共建成果转化基地,北辰区引进北京高端装备制造项目,津南区承接会展服务产业链。通过建立项目评估机制,确保转移产业符合环保与能耗标准。
二、跨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提速
东丽区与沧州渤海新区联合打造的津冀协同发展化工示范区进入实质建设阶段,重点发展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产业。宝坻区与唐山共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首批入驻企业完成设备调试。京津合作示范区累计注册企业超百家,形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三、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机制
天津市推动建立京津冀技术交易市场联盟,实现三地170家科研机构仪器设备共享。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挂牌运营,吸引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企业入驻。设立百亿元规模的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基金,支持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布局
汽车产业领域,天津企业向河北青县、廊坊等地转移零部件产能,形成“研发在津、生产在冀”模式。生物医药产业以天士力安国中药都为枢纽,带动种植、加工全链条发展。钢铁行业通过组建跨区域产能整合平台,推动唐山、邯郸等地企业技术改造。
五、商协会桥梁作用凸显
天津市工商联组织百家民营企业赴河北考察,促成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合作。京津冀开发区联盟推动三地园区建立联合招商机制,共享项目信息超千条。行业协会联合制定冷链物流、工业互联网等跨区域标准。
六、对口帮扶深化产业协作
天津市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承德贫困县发展特色种植、生态旅游等产业,建设食用菌栽培基地和光伏扶贫电站。职业教育领域开展“津承班”定向培养,输送技能人才。医疗帮扶中推动天津三甲医院与承德医疗机构建立远程会诊系统。
通过系列举措,天津市在京津冀产业协同中发挥枢纽作用。截至2017年底,三地间产业合作项目投资额突破千亿元,形成“总部—生产基地”、“园区共建”、“飞地经济”等多元合作模式,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