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受损住宅赔付进展:首批款项拨付到位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7日
天津港“8·12”事故受损住宅赔付工作取得重要进展,首批赔付款项已拨付到位。此举通过高效落实民生保障,切实维护受灾群众合法权益,为区域持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筑牢社会稳定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彰显了当地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和务实高效的执行能力。
一、赔付工作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
据滨海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财政局等部门及善后处置相关工作组介绍,2015年“8·12”事故发生后,受损住宅的收购、修缮赔偿及室内财产损失赔付工作始终是当地民生保障的重点任务。经过长期周密部署,目前相关赔付程序已全面完成,首批款项已顺利拨付至受灾群众账户。此次赔付覆盖受损住宅的不同情形,包括需要整体收购的严重受损房屋、可通过修缮恢复居住条件的房屋,以及因事故造成的室内财产损失,确保受灾群众的各类合理诉求得到系统性回应。
二、科学规范的赔付流程筑牢公平基础
为确保赔付工作经得起检验,滨海新区相关部门建立了“勘查—评估—测算—确认”的全流程规范机制。在勘查阶段,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对受损住宅进行逐户现场核验,详细记录房屋结构安全、外观损坏、内部设施受损等情况,形成完整的勘查档案。评估环节则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依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结合房屋实际受损程度、市场价值等因素,进行科学客观的价值评估。测算过程中,财政、住建等部门联合对评估结果进行复核,确保赔偿金额既符合政策规定,又充分考虑群众实际损失,从源头上保障赔付工作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三、多部门协同构建高效推进体系
赔付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跨部门的紧密协作。滨海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受损住宅的权属核查、收购范围界定等基础工作,确保赔付对象精准无误;财政局统筹资金调度,保障赔付款项及时足额到位,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管;善后处置工作组则承担起与受灾群众的沟通协调职责,耐心解答政策疑问,收集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优化工作方案。此外,工作组还与天津地产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建立联动机制,借助企业在房产评估、修缮施工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为受损住宅的修缮赔偿提供技术支持,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多方协同的工作格局。
四、便民举措提升群众获得感
为最大限度减少受灾群众的办事负担,滨海新区相关部门严格落实“方便百姓、一次签约、快速办理”的服务原则。在流程优化上,将原本需要多部门分别办理的权属确认、损失登记、赔偿协议签订等环节整合为“一站式”服务,通过设立专门服务窗口,实现群众“只跑一次”即可完成所有手续。针对部分行动不便的群众,工作组还提供上门服务,主动对接需求,协助完成相关材料提交和协议签订。在政策解读方面,通过社区公告、现场宣讲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说明赔付标准、办理流程和时间节点,确保群众对政策内容清晰明了,有效提升了赔付工作的群众满意度。
五、国庆期间持续推进确保应赔尽赔
考虑到部分受灾群众的实际需求,滨海新区相关部门明确在国庆假日期间保持工作不中断,继续推进后续赔付工作。工作人员将坚守岗位,针对尚未完成签约或款项拨付的群众,提供错时服务、延时服务,确保赔付流程高效衔接。同时,通过建立“日调度、周汇总”机制,实时跟踪赔付进度,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保障后续款项与签约工作同步推进,力争早日实现所有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全部获得赔付,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六、赔付落实彰显民生温度与治理效能
此次首批赔付款项的拨付到位,不仅是对受灾群众合法权益的切实保障,更是滨海新区在重大突发事件善后处置中践行民生承诺的具体体现。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高效协同的部门联动和便民利民的服务举措,当地政府既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也为区域社会稳定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长远来看,有序推进事故善后工作,有助于修复区域发展环境,增强群众对当地发展的信心,为后续招商引资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稳定和谐的社会条件,展现了在复杂问题面前的责任担当和治理能力。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区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