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招商引资热潮中推动万企转型升级加速突围
产业升级
所属地区:天津-东丽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6日
东丽智造转型提速进行时
当前,全市正以招商引资为抓手,积极融入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着力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全面掀起万企转型升级的热潮。相关工作聚焦创新驱动与产业链延伸,强化政策保障与服务支撑,旨在引导企业通过技术革新、模式优化和管理提升,实现结构优化、效能跃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 战略机遇多重叠加塑造转型升级核心引擎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为企业优化布局、拓展市场空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相关区域协同向纵深推进,区域内要素流动、产业协作更加顺畅高效,为天津企业提供了共享大市场、参与高水平产业分工的窗口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高地效应持续释放,一系列先行先试举措聚焦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和创业孵化,正为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提供强大制度支撑和先行探索平台。与此同时,机制创新有效化解融资难题,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不断完善,显著降低了金融机构贷款门槛和顾虑,使更多急需资金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的企业能够获得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多重战略政策红利交汇叠加,共同构成了驱动企业加速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二、 政策精准引导拓展多元转型路径
面对企业在转型升级进程中面临的共性与个性难题,政策工具箱不断丰富完善。一是聚焦创新驱动的内核动力提升。通过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等措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技术储备与创新能力,推动“天津制造”向“天津智造”转变。二是着力于产业链价值的深度挖掘延伸。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带动效应,构建本地化、协同化的供应链体系,支持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融入高端制造链条;通过补链延链强链行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新兴产业加速规模化。三是强力提升承载环境的能级。各类开发区、特色主题园区等重点载体加速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提升改造,优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为企业提供集约高效、功能完备的落地平台和发展空间。
三、 靶向施策破除企业转型现实梗阻
针对企业在转型不同阶段遭遇的资金短缺、人才瓶颈、市场开拓等具体痛点难点,服务保障体系正加速向“精准化”、“定制化”升级。资金方面,除了风险补偿机制外,设立了针对性强、门类丰富的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池,并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转型企业和项目,形成多元化资金支持网络。人才困境方面,构建了产教融合新机制,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定向培养适用性人才;大力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并完善引才配套服务与激励机制,破解“留才难”问题。市场开拓方面,积极搭建展示推介平台,组织企业参与高规格展会、拓展国际营销网络、融入政府采购体系;通过产业链撮合、品牌建设支持、标准引领等措施,助力企业提升市场份额与品牌影响力。相关部门深入一线摸排需求,“一企一策”制定帮扶方案,确保服务举措真正匹配企业需求、落地见效。
四、 协同联动强化推进确保转型实效
为确保万企转型升级行动目标的达成,强有力的协同推进机制已全面建立。工作协同方面,建立了跨部门、跨区域的协调机制,统筹发改、工信、科技、财税、金融等部门资源力量,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运转高效工作格局。督导评估方面,将行动进展与成效纳入重要考核体系,实施跟踪问效和动态监测,定期评估政策落实与目标达成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障碍。典型引领方面,系统挖掘整理企业转型升级的成功路径与鲜活案例,依托多渠道融媒体资源进行广泛传播推广,营造浓厚的转型氛围,增强企业家信心和社会预期。东丽区在推动企业转型方面的先行实践,通过深度观察区域企业如智能装备制造商对精密检测技术的研发投入及其产业化应用、先进仪器企业在材料科学领域取得的国产替代突破,为全市同类企业提供了可复制、可参考的标杆性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