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贸区飞机租赁通关破百 联动监管助力产业高地建设

航空航天产业 产业集聚区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5日
天津自贸试验区通过海关创新监管模式,在飞机融资租赁领域实现第100架联动监管飞机高效通关,成为区域招商引资的关键引擎。该机制整合多海关职能,显著提升通关效率,吸引全球航空资源聚集,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巩固了当地在国际航空租赁市场的重要地位。
一、里程碑事件彰显监管效能
近期,一架货值4500万美元的波音737-800型飞机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完成降落程序后,通过海关联动监管通道高效验放出区。此次通关标志着自贸区飞机融资租赁业务实现历史性跨越——累计完成100架飞机联动监管,平均通关时效压缩至24小时内,较传统模式提升70%。该架飞机为海南航空公司以保税租赁方式引进,后续将投入国内干线运营。
二、制度创新构筑产业生态
近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率先建立全国首个“租赁飞机海关监管标准化流程”,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打通东疆保税港区、机场海关、综合保税区三地数据壁垒。监管方案明确三大创新:
1. 申报一体化:租赁企业仅需在电子平台一次申报,三个海关区域同步完成舱单录入、关税担保、出入区核注等手续
2. 风险分类管理:对单机价值3000万美元以上标的物启用绿色通道,实行“机坪直提”监管
3. 担保循环使用:允许租赁企业设立年度担保池,单架飞机节省资金占用约120万元
据航空金融协会统计,此模式使天津航空租赁产业全球市场占有率提升至32%,连续七年保持全国首位。
三、产业链聚合效应持续释放
随着监管体系完善,天津自贸区形成“飞机交付-改装维修-资产交易”全周期服务链:
1. 交付中心扩容:波音、空客等制造商建立专属交付基地,2023年完成境外接收转租赁飞机53架
2. MRO集群崛起:吸引古德里奇等12家国际维修企业在综保区设立航材库,维修产值突破60亿元
3. 资产流转加速:依托全国最大租赁资产交易平台,实现飞机产权跨境转让平均5日办结
此种生态吸引工银租赁、中航租赁等头部企业将85%的跨境租赁业务布局天津,带动周边200余家航电设备、航空材料供应商集聚。
四、改革经验引领开放新高地
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专项调研显示,天津模式创新突破三大制度瓶颈:
1. 首创“物理围网+信息围网”双重监管,解决大型设备跨境移动难问题
2. 建立租赁物海关估值数据库,覆盖全球主流机型3.7万项参数
3. 推出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试点,每年降低企业汇兑成本超8000万元
该监管框架已复制推广至海南、广东自贸港,助推国内航空租赁资产规模突破800亿美元。
五、高质量发展启航新征程
在巩固干线飞机租赁优势基础上,天津正拓展三大新增长极:
1. 国产大飞机租赁:C919机型订单储备达40架,配套本土化航材供应链
2. 绿色航空金融:发行全国首单可持续航空燃料租赁债券
3. 离岸租赁中心:探索跨境租赁资产证券化路径
依托海关监管持续创新,天津自贸试验区正加速构建千亿级航空金融生态圈,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关键支撑。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区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