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新高地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互联网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5日
天津市近期出台的《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以数字化转型推动政府职能转变,通过构建智能化政务服务体系,为招商引资和民生服务提供高效支撑。该方案聚焦"一网通办"目标,明确2024年底前建成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2025年实现跨部门协同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新常态。
一、构建"三个凡是"服务新标准
方案首次系统提出政务服务"负面清单"管理机制:明确禁止要求重复提交网络可共享材料、禁止要求提供可在线核验信息、禁止强制现场办理可线上完成事项。这一创新举措直接降低企业办事制度性成本,尤其在建筑许可、纳税服务等高频事项中,预计减少材料提交量超过四成。
二、重点领域服务全覆盖攻坚
在民生服务领域划定七大数字化攻坚方向:教育服务将实现学区划分、入学资格等事项全程网办;户政业务推行电子证件跨部门互认;社保医保打通线上参保、待遇申领全链条;就业服务搭建岗位智能匹配平台;住房保障推行不动产登记"云签约";文化体育场所预约实行统一入口管理。
三、基础设施"三级跳"建设规划
技术支撑层面实施分阶段建设:2024年完成市级政务云平台扩容,实现区级节点全覆盖;2025年建成政务区块链基础平台,确保数据交换安全可溯;同期完成与国家级政务服务平台数据互通,重点突破电子证照跨省互认瓶颈。目前住房公积金提取等12类事项已实现京津冀区域通办。
四、智慧服务体验双提升工程
在服务终端方面推行"双端优化":移动端整合各类政务应用,推出"津心办"升级版,新增智能客服、AR导航等功能;实体大厅改造为"智慧政务超市",设置200个综合窗口,配备自助服务终端,复杂事项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
五、监督保障机制创新突破
建立"好差评"数据应用中心,将办事评价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开发审批流程追踪系统,对超时办理自动预警;试点"AI巡查"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作风问题。监督结果每月形成整改清单,重点问题挂牌督办。
此项改革预计惠及天津市150万市场主体和1300万常住人口。随着方案落地,企业开办时间将压缩至0.5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再减少30%,年均为群众减少跑动次数超千万次,显著提升城市营商环境和民生幸福指数。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