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民营经济稳健发展 市场主体总量突破75万户
民营经济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2日
2016年,天津民营经济发展态势稳中向好,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市场主体总量突破75万户,在推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市场主体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活力不断增强。2016年,天津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75.78万户,保持近19.3%的同比增速,新增注册数量同比增长18.1%;其中民营企业达34.11万家,同比增长26.8%,新增注册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8.6%,显示出民营经济领域创业热情高涨,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各类市场主体在政策支持下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形成了小微企业“铺天盖地”、骨干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为天津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经济贡献占比稳步提升,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在税收方面,民营经济预计实现税收1250亿元,占全市税收比重达52%,同比增速达30%,为地方财政收入提供了坚实保障;在投资领域,民间投资预计完成6739亿元,占全市投资总额的57.8%,同比增长8%,重点投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科技创新等领域,有效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为天津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天津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和“稳定器”。
三、吸纳就业能力突出,助力民生改善成效显著。民营经济从业人数占天津全市的53%以上,在扩大社会就业、稳定就业局势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高校毕业生到返乡创业人员,从技能工人到灵活就业者,民营企业为不同群体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居民收入增加,改善了民生福祉,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科技创新成果丰硕,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强劲,2016年新增专利授权量超过2.2万件,占全市专利授权总量的76%,在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成果。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方式,民营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天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了重要力量。
五、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发展动能不断积蓄。天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民营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同时,在融资支持、税费减免、要素保障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了民营企业家的干事创业热情,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选择在天津扎根发展,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
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显著提升。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天津民营企业在产业布局上更加注重质量效益,逐步从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延伸。先进制造业领域民营企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现代服务业领域民营企业在金融、物流、科技服务等行业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形成了多元化、高层次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天津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
七、开放合作步伐加快,发展空间持续拓展。天津民营企业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主动“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地优质民营企业来津投资兴业,促进了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跨区域流动,进一步拓展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增强了天津民营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
八、发展韧性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稳步提升。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天津民营企业积极应对挑战,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市场拓展等方式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一批龙头民营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形成了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增强了民营经济的整体韧性,为天津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天津民营经济的持续向好发展,是政策支持、市场活力、创新驱动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随着各项支持政策的深入落实和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天津民营经济有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一、市场主体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活力不断增强。2016年,天津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75.78万户,保持近19.3%的同比增速,新增注册数量同比增长18.1%;其中民营企业达34.11万家,同比增长26.8%,新增注册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8.6%,显示出民营经济领域创业热情高涨,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各类市场主体在政策支持下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形成了小微企业“铺天盖地”、骨干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为天津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经济贡献占比稳步提升,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在税收方面,民营经济预计实现税收1250亿元,占全市税收比重达52%,同比增速达30%,为地方财政收入提供了坚实保障;在投资领域,民间投资预计完成6739亿元,占全市投资总额的57.8%,同比增长8%,重点投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科技创新等领域,有效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为天津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天津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和“稳定器”。
三、吸纳就业能力突出,助力民生改善成效显著。民营经济从业人数占天津全市的53%以上,在扩大社会就业、稳定就业局势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高校毕业生到返乡创业人员,从技能工人到灵活就业者,民营企业为不同群体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居民收入增加,改善了民生福祉,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科技创新成果丰硕,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强劲,2016年新增专利授权量超过2.2万件,占全市专利授权总量的76%,在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成果。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方式,民营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天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了重要力量。
五、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发展动能不断积蓄。天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民营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同时,在融资支持、税费减免、要素保障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了民营企业家的干事创业热情,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选择在天津扎根发展,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
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显著提升。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天津民营企业在产业布局上更加注重质量效益,逐步从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延伸。先进制造业领域民营企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现代服务业领域民营企业在金融、物流、科技服务等行业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形成了多元化、高层次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天津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
七、开放合作步伐加快,发展空间持续拓展。天津民营企业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主动“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地优质民营企业来津投资兴业,促进了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跨区域流动,进一步拓展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增强了天津民营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
八、发展韧性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稳步提升。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天津民营企业积极应对挑战,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市场拓展等方式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一批龙头民营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形成了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增强了民营经济的整体韧性,为天津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天津民营经济的持续向好发展,是政策支持、市场活力、创新驱动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随着各项支持政策的深入落实和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天津民营经济有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天津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天津武清区质监局指导凯旋王国游乐园应急救援演习
2025-08-22
天津西青大寺镇王村楼宇总部经济区构建产业新高地
2025-08-22
天津西青高端金属镀铝硅项目竣工拉动区域产业发展
2025-08-22
天津西青南运河RBD新城市中心5A写字楼将启幕
2025-08-22
天津西青中北镇新添商业载体 剑指全国旅游目的地
2025-08-22
天津向民间资本开放轨道交通等21个重点项目招商
2025-08-22
天津小白楼CBD新地标平安泰达国际金融中心启幕
2025-08-22
天津自贸试验区行政审批改革助推区域营商环境优化
2025-08-22
天津最大商业体光伏项目投用 年节煤8000万吨
2025-08-22
天津作家纪实新作在水一方出版 聚焦农村饮水安全
2025-08-22
天津市南开区人大决议强化财政管理与招商引资政策
2025-08-22
天津市南开区人大五次会议议案审查委员会会议召开
2025-08-22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07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