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武廊人才创新试验田启幕 三地联推新政破区域壁垒

人才政策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0日
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关键一步。北京通州区、天津武清区和河北廊坊市正式启动"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11项系统性先行先试政策为核心,创新区域人才协同机制。该示范区的建立旨在通过深度整合三地人才资源要素,破除行政分割壁垒,显著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有力服务京津冀招商引资战略大局。
一、构建跨区域人才认证新体系
三地联合发布《通武廊区域人才互认标准》,率先建立区域人才评价互通机制。针对工程师、技术经纪人等重点职业资格,实施"一地认证、三地通用"制度,大幅压缩人才跨区域流动的行政成本。同时联合制定"人才绿卡"分级认证标准体系,持卡人才可在三地同等享受住房保障、医疗绿色通道及子女教育协调安置等关键服务。
二、创新人才交互培养新模式
建立党政人才双向挂职机制,首批计划互派住建、科技等关键领域管理人才进行为期一年的岗位交流。在装备制造、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实施"候鸟型专家"共享计划,支持领军人才在三地重点实验室流动执业。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协同培育项目,重点围绕武清区农产品深加工、通州种业基地及廊坊智慧农业,建立联合培训认证中心。
三、打造科创资源开放共同体
统筹三地大型科研设施资源目录,率先开放生物医药临床研究基地、轻量化材料中试平台等7类核心设施。建立创新券跨区域结算机制,企业可使用本地创新券支付三地实验检测服务费用。推动众创空间联合孵化,对入驻"通武廊联合孵化器"的项目实施三地政策叠加扶持,单个项目最高可获三地叠加支持。
四、突破人才体制机制壁垒
试点京津冀科研人员"多点执业"制度,允许高校院所研究人员在履行本职前提下,跨省市兼任技术创新总监等职务,其兼职收入不设比例限制。建立高端人才柔性引进专项,实施"季节型专家"计划,支持三地企业以项目制方式引进海外顶尖专家,配套提供出入境便利及税务优化方案。
五、健全一体化服务支撑体系
设立首期2亿元规模的人才发展共同基金,重点投向氢能装备、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团队。建立区域人才诉求联席响应机制,对入选"通武廊英才计划"的团队实行"服务专员跨省代办"制度。开通人才服务云平台,集成三地179项人才服务事项,实现政策咨询、项目申报等业务异地通办。
六、构建市场化配置新机制
建立人才信用信息共享库,整合三地人才项目申报、科技奖励等关键数据。试点技术经理人区域联合注册制,经联合认证的技术转移人才可在三地自由执业。组建人力资源服务联盟,支持猎头机构开展跨区域高端人才寻访,对成功引进战略科学家的机构实施三重奖励。
随着人才评价互认、科研资源共享等11项关键政策的协同落地,通武廊示范区将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产业人才联合培养等领域形成突破性制度成果,为京津冀打造世界级人才高地和创新引擎提供重要实践支撑。该区域协同机制的深化实施,预计将显著增强区域产业链与人才链的适配性,吸引更多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汇聚。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