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东疆首创租赁业外债共享政策 助力航空金融创新
金融业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9日
在国家深化金融改革与扩大开放的背景下,天津东疆保税港区通过政策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招商引资注入新动能。近日,一项聚焦融资租赁行业的外债便利化试点政策在此落地,通过允许母公司外债额度共享至子公司,显著降低企业跨境融资成本,进一步巩固了天津作为全国航空租赁产业高地的地位。
一、政策突破引领行业创新
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的《关于中飞租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外债便利化试点的批复》,首次明确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内企业可突破传统外债管理模式。总部位于东疆的中飞租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率先实现子公司共享母公司外债额度,成功引入4000万美元资金用于航空器引进,成为全国首个案例。该政策同步覆盖天津全市融资租赁企业,允许注册于天津的特殊项目公司(SPV)共享母公司外债额度,解决了长期制约租赁项目公司独立融资的瓶颈问题。
二、结构性降本增效显著
政策实施后,企业融资渠道得到双重优化:一方面,子公司可直接利用母公司的国际信用评级获取低成本资金,避免单独申请外债额度的复杂流程;另一方面,通过跨境融资统一管理,单笔航空租赁项目可节省税费成本超百万元。以中飞租为例,其东疆项目公司通过共享额度引进空客A320飞机,综合融资效率提升30%以上。这种结构性改革为飞机、船舶等大型设备租赁业务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金融解决方案。
三、产业集聚效应加速显现
作为全国首个试点地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已形成“政策创新—业务便利—产业聚集”的良性循环。截至当前,天津累计完成飞机租赁业务逾2000架,船舶和海工平台租赁资产规模占全国80%。此次外债共享政策进一步强化了天津在跨境融资领域的制度优势,预计将吸引更多租赁企业设立区域性总部或专项业务板块,推动航空金融、航运金融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四、政企协同优化服务生态
此次试点是天津深化“双万双服”工作机制的典型案例。相关部门通过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联合国家部委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实现了从政策设计到落地的无缝衔接。东疆保税港区同步配套了外汇登记绿色通道、跨境收支电子化审核等便利措施,形成“政策包+服务链”的组合拳。这种以企业实际痛点为导向的改革模式,为其他区域金融创新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业内分析指出,天津此次政策突破不仅是对现有外债管理框架的补充完善,更是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重要实践。随着试点经验的推广,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国际化水平及资源配置能力有望实现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