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多维发力打造“一带一路”经贸投资合作龙头

龙头企业 一带一路
所属地区:天津-滨海新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8日
滨海新区深入落实天津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相关方案,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升级、金融开放创新等关键领域,出台21项具体行动举措,通过强化招商引资、优化合作平台等方式,全面提升与沿线国家经贸投资协同水平,着力打造区域合作示范标杆。
一、构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网络。滨海新区以港口功能升级为核心,推动北部港区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建设集装箱港和商港,优化集装箱航线布局与多式联运体系,提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南部港区重点完善现代化石化物流港区设施,强化原油、液化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仓储及中转功能,打造北方地区重要的能源物流枢纽。东疆港区持续扩大集装箱码头作业规模,加快东疆二港岛工程建设,新增深水泊位及配套堆场,提升口岸吞吐效率;大港港区深水航道工程加速推进,同步推动散货物流中心搬迁改造,优化港区空间布局与作业流程。在国际通道拓展方面,滨海新区探索与俄罗斯深化北极航道合作,依托天津港区位优势,研究开辟连接欧洲的新航线,降低传统航道运输成本;积极参与缅甸皎漂港、中缅中心渔港及综合基地的建设与运营,探索与缅甸、老挝等共建临港经济合作园区,推动“港口+产业+城市”联动发展模式输出。
二、打造高水平经贸合作平台。滨海新区加快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制定专项支持政策,鼓励企业从沿线国家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核心零部件及优质资源类产品,优化进口通关流程,推行“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通关模式,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自贸试验区内平行进口汽车试点稳步推进,完善车辆检测、售后维修、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体系,打造区域性进口汽车集散中心。同时,规划建设国际绿色商品交易中心,聚焦新能源装备、环保材料、低碳技术等领域,搭建绿色产品展示、交易、结算一体化平台,推动绿色贸易标准化发展。在区域合作中,滨海新区深化与东北亚地区投资贸易便利化合作,吸引日本、韩国跨国公司设立区域贸易中心、物流分拨中心及研发总部,探索打造中日韩自贸试验区先行区;依托中国-东盟自贸协定框架,加大对东南亚市场开放力度,重点吸引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企业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等领域投资布局,构建多元化经贸合作格局。
三、提升金融开放服务能级。依托天津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滨海新区持续优化金融生态,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类金融机构在区域内设立总部或功能性分支机构,目前已形成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多业态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聚焦东北亚区域合作需求,正筹划建立东北亚银行等区域性总部机构,重点服务中日韩及俄罗斯远东地区跨境投融资需求,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贸易融资、项目贷款等定制化金融服务。同时,积极对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多边金融机构,推动其在滨海新区设立分支机构,强化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合作等领域的资金支持与项目对接。此外,滨海新区优化跨境金融监管服务,简化外汇登记、资金结算等流程,支持企业利用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外汇衍生品等工具规避汇率风险,提升对沿线国家经贸投资的金融服务保障能力。
四、深化海上合作与人文交流。滨海新区持续完善邮轮母港配套设施,推进码头扩建、旅客通关服务中心升级等工程,提升大型邮轮靠泊能力与旅客集散效率。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大型国际邮轮公司设立区域总部,拓展邮轮旅游、保税购物、文化展演、商务会展等增值服务,打造集“邮轮运输、商业服务、文旅融合”于一体的邮轮经济聚集区。在人文交流领域,滨海新区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搭建与沿线国家的人才培养合作平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学术交流、技术研讨等活动;定期举办“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周、经贸洽谈会等活动,促进企业、民众间的务实合作与文化互鉴,为经贸投资合作筑牢民意基础与社会支撑。
通过上述多领域协同发力,滨海新区正逐步构建起“通道+平台+产业+金融+人文”五位一体的“一带一路”合作体系,为打造与沿线国家经贸投资合作龙头奠定坚实基础。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区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