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政策解读

政策
发布部门: 高新区管委会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6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政策原文: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五个开发区规...日前,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现解读如下:一、背景和意义“十三五”期间,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天津高新区”)围绕国家高新区发展要求,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十四五”时期是党的十九大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后第一个五年规划时期,是国家高新区进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战略机遇期,是天津市、滨海新区全面部署新动能引育的加速期、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的关键期。在这样一个时代关口,科学谋划、编制印发《规划纲要》,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重要指示要求,强化天津高新区对全市、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至关重要。二、《规划纲要》的主要考虑和目标《规划纲要》编制重点突出三方面考虑:一是坚持“创新”核心地位,突出新征程中国家高新区的新使命。牢牢把握国家高新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新使命,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升级版”,探索创新引领、绿色崛起、制度创新等高质量发展模式,全面引育新动能。二是聚焦实现“自主可控”,突出新时期背景下天津高新区的新作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格局,全面释放“国产替代”产业领先优势,着力破解关键核心领域“卡脖子”困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增强稳定性,实现产业自主可控。三是把握“科技城”特色,突出津城、滨城发展格局中的新担当。积极融入天津市打造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中,落实滨海新区建设美丽“滨城”工作要求,聚力建设北方一流科技城,致力于成为紧凑活力“津城”和创新宜居“滨城”重要版图。三、《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规划纲要》总体内容包括四部分,共10章。第一部分:“十三五”发展回顾和2035年远景目标。(第1章)1.发展回顾。“十三五”时期,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形势下,天津高新区主动调整战略思路,坚定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路径,不断聚焦信创产业、新兴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引聚创新资源和要素,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城市建设,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2.2035年远景目标。到2035年,天津高新区基本建成创新引领、产城融合、绿色宜居、生态活跃的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国一流科技城,迈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前列。第二部分:“十四五”时期总体思路与目标(第2章)1.总体思路。按照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部署,把握天津市打造“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的机遇,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进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目标,重点实施“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创新能级提升、双创升级示范”三大主导工程,着力构建“空间布局优化、产城融合示范、开放协同深化、改革创新突破”四大支撑体系,探索创新示范、辐射引领经验,塑造“津城”“滨城”双城“创新极”,支撑天津市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努力在国家高新区序列中实现位势跃升、凸显示范区创新示范作用,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升级版”、建成北方一流科技城。2.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天津高新区要争先进位,五年内回归全国高新区创新排名前十二,力争进入前十,纳入科技部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序列。到2025年,天津高新区优势特色产业形成全球发展引领能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能级全面提升,双创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形成创新活力迸发的双创生态,四个片区定位逐步明晰,空间布局实现优化,园区配套更加完善,城市功能稳步提升,双自联动取得实质突破,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迈向更高水平,探索出一套适合“高、新”的体制机制。第三部分:实施路径与重点任务(第3至9章)为支撑总体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谋划实施三大主导工程,构建四大支撑体系。1.三大主导工程一是实施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工程,构建“113X”高端产业体系。聚焦发展信创1大国家级创新产业,率先扛起全国信创产业创新发展大旗,建成“中国信创谷”。以跨界融合为方向,以活跃区域创新创业氛围为着力点,重点发展新经济服务1大高成长创新产业。以智能化为导向,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与高端装备制造3大特色支撑产业,建好京津冀特色“细胞谷”,推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化升级,助力天津市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未来产业发展,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谋划量子通信、第三代半导体等“X”个新赛道,培育引领世界发展趋势的原创新兴产业。以加快数字化发展为主抓手,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打造“113X”高端产业体系。二是实施创新能级提升工程,打造自主创新原始创新高地。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落实“创新立区”战略,发挥天津高新区作为国家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领带动作用,以培育创新主体为主导、以搭建创新平台为关键、以激活研发源头为引领、以汇聚创新人才为支撑,提升企业主体、创新平台、人才要素、研发源头的能级,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现在全市、国家高新区的创新引领,谋划打造自主创新原始创新高地。三是实施双创升级示范工程,打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己任,充分调动天津市、全国科教和研发资源,深化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务、高效能孵化载体服务、全方位科学技术服务及多类型双创活动服务,打造高度市场化、功能完善、活力迸发的创新创业服务生态体系,实现对全市创新创业的引领带动。2.四大支撑体系一是实施空间布局优化行动,构建“一谷三区”四大主题片区。落实向东向海战略,坚持把海洋片区作为主战场,加快融入“双城”建设,建成“中国信创谷”,明确将华苑片区建成新经济发展活力区,渤龙湖片区建成智能制造集聚区,京津合作示范区建成京津冀协同创新示范区,构建“一谷三区”发展格局,打造产业特色优势明显、有主题、有灵魂的产业园区,制定针对化策略,推进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二是实施产城融合示范行动,打造宜居宜业宜创北方一流科技城。以“科产城人融合”为理念,以满足园区产业创新人才需求为根本,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强教育、文体、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建成集商务配套完善、科技生活深度融合、宜创宜业宜居的未来新空间,打造北方一流科技城,建设成为区域“创新极”。三是实施开放协同深化行动,推动构建双循环互促新发展格局。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为核心,以深化开放合作为方向,推动天津高新区在京津冀、天津市、国内国际整合利用创新资源,推动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支撑滨海新区打造“一基地三区”核心标志区、“一带一路”倡议支点。四是实施改革创新突破行动,探索园区绿色提质发展的新模式。坚持改革开放“根”和“魂”,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优势,探索新型产业治理、园区运营管理模式,探索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崛起高质量发展路径,大胆开展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营造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第四部分:“十四五”规划保障措施(第10章)为全面保障“十四五”各项工程举措落实,明确加强党的建设、组织领导、监测评价、项目支撑与规划衔接五项保障措施。 11213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区

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